第三十八章 武当论道
武当山,云雾缭绕,紫气东来。
赵陈一行三人站在解剑岩前,望着蜿蜒向上的石阶。端木蓉神色肃穆,整理了一下衣襟;蓝凤凰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对这座道教名山充满好奇。
道长,我们真要解剑上山?蓝凤凰拍了拍腰间的短剑,有些不舍。
赵陈还未回答,石阶上便走下一名年轻道士,拱手行礼:三位可是来拜访张真人的?
端木蓉还礼:正是。镜湖医庄端木蓉,携友前来拜见张真人,求教医理。
年轻道士看了看赵陈和蓝凤凰,目光尤其在赵陈的黑白道袍上停留片刻:这位道长是...
赵陈,散修。赵陈淡然道。
年轻道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犹豫片刻,侧身让路:张真人已知三位到来,特命小道引路。不过...他看了看三人的兵器,武当规矩,还请解剑上山。
端木蓉爽快地解下佩剑交给一旁的知客道人。蓝凤凰撇撇嘴,也交出了短剑和暗器囊。轮到赵陈时,年轻道士却摆摆手:张真人有令,赵道长可带剑上山。
这一特殊待遇引得附近几名武当弟子侧目而视,有人甚至不满地哼了一声。赵陈不以为意,跟着年轻道士踏上石阶。
道长面子真大。蓝凤凰凑到赵陈耳边,小声嘀咕,武当山连朝廷大员都要解剑呢。
赵陈笑而不语。张三丰能活一百多岁还鹤发童颜,显然已经摸到了修真的门槛,感知到自己的修仙者身份也不奇怪。
石阶蜿蜒向上,穿过几重牌坊,沿途古木参天,时有白鹤飞过,确有一派仙家气象。端木蓉看得入神,不时驻足观察路旁的草药;蓝凤凰则被几只不怕人的松鼠吸引,差点掉队。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一座简朴的草庐,周围松柏环绕,门前一泓清泉流过。年轻道士在庐前止步,恭敬道:张真人就在里面,三位请自便。
赵陈点头致谢,正要上前,草庐的门却自动打开了。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传出:贵客临门,老道有失远迎。
随着声音,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走了出来。他身材高大,面容红润如婴儿,双眼明亮如星,一袭简朴的灰色道袍,整个人散发着祥和自然的气息。
张三丰!
赵陈眼睛微眯。在他的神识感知中,这位传说中的张真人周身环绕着一层淡淡的天地元气,虽然不如修仙者的灵力纯粹,但已经远超寻常武者。更难得的是,那元气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仿佛他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晚辈赵陈,见过张真人。赵陈难得地主动行礼。
张三丰笑呵呵地还礼:赵道友客气了。老道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凡。他的目光在赵陈身上停留片刻,似有所觉,但并未点破。
端木蓉上前一步,深深一揖:镜湖医庄端木蓉,拜见张真人。久闻真人医术通神,特来请教。
张三丰捋须微笑:端木姑娘请起。镜湖医庄悬壶济世,老道早有耳闻。医理探讨,稍后再说。他转向蓝凤凰,这位姑娘是...
五毒教蓝凤凰。蓝凤凰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丝毫不掩饰身份。
周围几名武当弟子闻言色变,手按剑柄。张三丰却哈哈一笑:五毒教用毒之术独步天下,若能用于正道,也是苍生之福。蓝姑娘不必拘礼。
蓝凤凰没想到张三丰如此开明,一时语塞,罕见地红了脸。
三位远道而来,想必乏了。先用些粗茶淡饭,再叙不迟。张三丰侧身相让。
草庐内陈设极为简单,一桌一榻,几个蒲团,墙上挂着幅太极图,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桌上已摆好几样素菜和茶水,清香扑鼻。
众人分宾主落座。张三丰亲自斟茶,动作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赵陈注意到,那茶水中竟也蕴含着微弱的灵气,显然不是凡品。
赵道友从何处来?张三丰开门见山。
赵陈抿了口茶:从来处来。
往何处去?
往去处去。
两人相视一笑,颇有默契。端木蓉和蓝凤凰听得一头雾水,但也不敢插话。
张三丰点点头:道友境界高深,老道佩服。不知可否论道一番?
正有此意。赵陈放下茶杯。
张三丰挥手示意弟子们退下,只留下端木蓉和蓝凤凰在旁。他沉思片刻,开口道:老道一生求索,唯之一字最难参透。敢问道友,何为道?
赵陈不假思索:道可道,非常道。
此老子之言也。张三丰微笑,道友可有新解?
赵陈略一沉吟,决定拿出点现代知识:道者,规律也。天地运行有其道,星辰运转有其道,草木生长有其道,人生死有其道。微观如原子电子,宏观如宇宙星河,无不循道而行。
张三丰眼中精光一闪:原子电子?宇宙星河?道友此言玄妙,老道愿闻其详。
赵陈心中暗笑,这位张真人对新知识的渴求倒是出乎意料。他索性放开来讲,从基本的原子结构说到星系运转,从生命起源讲到进化论,当然都是用道家语言包装过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