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则足以撼动整个东亚考古界的爆炸性新闻传出:在山东曲阜东南约30公里的蒙山余脉深处,勘探队利用精密的地质雷达和微重力测量技术,意外发现了一处规模空前的地下建筑群遗迹。初步的碳十四测年和出土陶片纹饰比对,强烈指向了那个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却又扑朔迷离的时代——西周!更令人心跳加速的是,遗迹的形制、方位,与《左传》等古籍中零星记载、却始终下落成谜的鲁国第九代国君——鲁殇王的陵寝特征高度吻合!这位以“暴虐”和“神秘”着称的国君,其陵墓的发现,或许将填补西周诸侯国丧葬制度研究的一大空白。
然而,巨大的惊喜很快被现实的难题浇灭。考古队历经艰辛清理出的主墓道入口处,并非坦途,而是被一道布满复杂铭文的巨大石门和疑似精密联动机关的复杂结构死死封住。那些铭文并非常见的西周金文或甲骨文,而是一种前所未见、充满诡异线条和抽象符号的混合体。经验丰富的领队陈剑锋教授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数日,查阅了无数典籍,甚至动用了最先进的多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分析,结果令人沮丧——解读工作几乎停滞不前。石门附近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微量的剧毒化合物残留,更让发掘工作蒙上了一层危险阴影,考古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教授!您快看看这个!” 就在陈老紧锁眉头,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些令人费解的符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时,他的得力助手何甜甜拿着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风风火火地冲进了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她短发微乱,眼神却异常明亮,透着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 “怎么了,小何?有新线索?”陈老抬起头,花白的头发在金丝眼镜后显得有些凌乱,但眼神依旧锐利。 “网上!在一个非常小众的历史幻想小说论坛上,有个笔名叫‘观星客’的作者,发表了几篇关于鲁国秘史和古代机关术的‘小说’!”何甜甜语速飞快,将文件递过去,“虽然作者标注是‘虚构创作’,但里面的内容……太惊人了!他详细描述了鲁殇王时期一种被称为‘地脉引煞’的风水镇压术,一种需要结合特定星象才能开启的‘星图锁钥’机关原理,还有……关于鲁殇王极其残忍血腥的某种特殊祭祀仪轨!这些描述,和我们刚刚拼凑出来的几块关键墓道壁画碎片内容,吻合度超过70%!尤其是其中一段,他具体写到了墓道入口的一种‘九宫翻板’连环机关,其触发机制、危险性和破解思路的描述……简直就像他本人曾站在我们发现的这道石门前一样!”
陈老猛地接过文件,推了推眼镜,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起来。帐篷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他逐渐粗重的呼吸。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仿佛在咀嚼每一个字的深意,随后,那紧锁的眉头又缓缓舒展开来,浑浊的眼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他猛地一拍桌子: “虚构?哼!能写出这种细节、这种深度,要么是浸淫西周史数十年的顶级学者在故弄玄虚玩票,要么……”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笃定,“要么就是此人手中掌握着不为人知的、真正的秘传古籍!或者……他本人就与这秘密有着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关联!找到他!立刻!以‘特邀古籍顾问’的身份,邀请他参与此次重大考古项目!这是破解谜题的关键钥匙!”
在官方平台和文物部门的协调下,联系过程异常顺利。很快,这位神秘的“观星客”——真名叶天——便接受了邀请。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来自国家级考古队的橄榄枝,叶天在电话和邮件中表现得受宠若惊,言辞谦逊,自称“只是民间历史爱好者,一点浅见不足挂齿”。然而,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如同古井投入巨石——波澜壮阔。这,正是他长久以来等待的契机。他刻意维持着一种低调而神秘的形象,言语间对某些核心细节点到即止,更增添了几分深不可测。
三天后,叶天抵达了位于蒙山脚下的考古营地。营地戒备森严,却又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氛围。在项目核心成员的临时会议室里,叶天第一次见到了这支精英团队:
何甜甜: 陈教授最倚重的年轻助手,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身利落的卡其色工装,短发显得精明干练。她眼神清澈,带着学者特有的探究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她主动上前,笑容真诚而有力:“叶老师!终于把您盼来了!我是何甜甜,负责项目的现场协调和资料记录。拜读过您的大作,真是叹为观止!尤其是关于‘星图锁钥’与二十八宿对应的假说,为我们解读那些天象符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她递上一杯热茶,动作干脆利落。
冰冰: 作为国内顶级网络平台“寰宇探奇”的王牌记者,她青春洋溢,活力四射,一身专业的冲锋衣也掩盖不住她的靓丽。此刻她正扛着一台小巧但功能强大的高清直播云台,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看到叶天进来,眼睛一亮,立刻凑上前,镜头几乎要怼到叶天脸上:“哇哦!叶老师真人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气质!我是冰冰!负责这次‘失落王陵大揭秘’的全程直播!您不知道,自从您要来的消息传出,我们直播间预约人数已经突破五百万了!大家都等着看您这位‘民间奇人’大展身手,破解千古谜题呢!” 她的热情极具感染力,也带着媒体人特有的敏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