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轩的传讯,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好在陆明于斗阵台崭露锋芒之后。这位藏经阁执事似乎总在他需要或是引人注目时出现,这份“巧合”让陆明心中警惕更深。
但《星核杂录》对他而言,诱惑力实在太大。其中那些离经叛道的猜想,与他在星辰殿的感悟、与他自身混沌星力的特性隐隐呼应,仿佛指向一条迥异于当今主流阵道的康庄大路。文正轩言及有“新的发现”,无论是真是假,都值得一去。
稍作整理后,陆明再次来到了幽静深邃的藏经阁。
文正轩依旧在那间堆满古籍玉简的静室内,焚着一炉静心宁神的檀香,气氛祥和。见到陆明,他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仿佛只是接待一位寻常的求知后辈。
“陆师弟来了,请坐。”文正轩示意陆明坐下,亲手为他斟了一杯灵茶,茶香清冽,蕴含着温养神魂的效用。
“多谢文执事。”陆明接过茶盏,并未饮用,只是置于身前,“不知执事所言,关于《星核杂录》的新发现是?”
文正轩微微一笑,并不急于回答,反而问道:“观师弟气息沉凝,星力内蕴,光华自生,想必近日修为又有精进,对阵道之理解,更是远超同侪了吧?斗阵台一战,可是令不少老家伙都惊讶不已啊。”
他语气随意,仿佛只是长辈的关心与赞赏。
陆明心中微凛,对方消息果然灵通。他不动声色道:“执事过奖,不过是偶有所得,不敢当此谬赞。”
“呵呵,过谦了。”文正轩捋了捋颔下短须,目光深邃地看着陆明,“师弟可知,为何那《星核杂录》被视为离经叛道,束之高阁?”
“愿闻其详。”
“当今阵道,无论流派如何,大多讲究‘借势’与‘构型’。借天地之势,构能量之型,以成阵法。阵法之威能,取决于所借之势大小,与所构模型之精妙。此乃正道,稳扎稳打,传承有序。”文正轩缓缓道来,阐述着主流阵道的根基。
陆明点头,这确实是九天星阙乃至玄荒界普遍认可的阵道理念。
“然而,《星核杂录》却反其道而行之。”文正轩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奇异的色彩,“它不主张一味‘借势’,而是提倡‘创势’!不追求复杂完美的‘构型’,而是探寻能量最本源的‘道纹’!”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陆明:“它认为,星辰之力乃至世间万般能量,其核心皆有其独有之‘核’,核内蕴生天然‘道纹’,乃是规则之显化。阵法师不应只是规则的利用者,更应是规则的模仿者,乃至……创造者!以自身之力,模拟星核道纹,自成天地,布下的便不是死阵,而是活着的、能够自我演化、成长的‘世界种子’!”
“世界种子……”陆明喃喃重复,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文正轩的描述,与他观摩周天星斗大阵时的感受,与他孕育自身“星核”雏形的体验,何其相似!
“不错!”文正轩似乎很满意陆明的反应,“这才是《星核杂录》的核心思想,也是它被正统视为异端的原因。模仿乃至创造规则?自成世界?这在许多守旧者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亵渎大道!”
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惋惜:“可惜,创立此论的那位前辈,自身也未能真正走通这条路,留下的更多是猜想与推演,加之理念过于惊世骇俗,故而被尘封。”
陆明沉默片刻,问道:“执事方才所言‘新的发现’是?”
文正轩目光微闪,压低了些声音:“我近日整理一些上古残卷,发现些许线索,似乎那位前辈并非完全凭空臆测。在那更为久远的时代,或许真的存在过以‘凝炼自身星核’,‘刻画本源道纹’为核心的阵道传承,只是后来因故断绝了……”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明:“而师弟你所修的功法,以及展现出的阵法特质,似乎……与那条断绝之路,有几分缘分。”
陆明心中剧震,面上却竭力保持平静:“执事何出此言?”
文正轩笑了笑,不再深入,转而道:“只是老夫一点毫无根据的猜测罢了,师弟不必放在心上。今日请师弟来,主要是想提醒师弟,道无止境,切勿因眼前成就而自满,亦不必因他人非议而动摇。阵道之海浩瀚无垠,正统之外,未必没有别的航路。”
他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送客之意已显。
陆明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文正轩看似透露了很多,实则关键处依旧云山雾罩。他起身拱手:“多谢执事指点,弟子受益匪浅。”
“嗯,去吧。若对《星核杂录》还有兴趣,可随时来寻老夫探讨。”文正轩含笑点头。
离开藏经阁,陆明走在返回璇玑峰的路上,心中波澜起伏。
文正轩的话,半是点拨,半是试探。他几乎可以肯定,对方看出了自己功法与阵道的特殊之处,甚至可能隐约猜到了与星陨宗的关联。他提及“断绝的传承”,是在暗示什么?是想引导自己,还是另有所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