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脉微光”的持续滋养,如同为林凡的修行之路加上了一个稳定的缓冲器。矿石的消耗速度大大减缓,那缕真气在日夜不休的温养下,愈发凝实精纯,自行运转周天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断拓宽、强化着经脉。
但林凡很快遇到了新的瓶颈。
真气的总量增长再次变得缓慢。并非能量不足,而是他的身体——这具凡俗的“鼎炉”,似乎已经达到了当前状态下能够容纳和转化的极限。经脉隐隐传来胀痛感,每次修炼所能炼化的新能量越来越少,大部分能量只能白白散逸。
炼气期,炼的不仅是“气”,更是“体”。需要将身体锤炼到足以承载更庞大能量的程度,才能突破瓶颈,进入下一个层次。
如何锤炼?
继续用能量蛮横地冲刷、扩张经脉?效率低下,痛苦不堪,且风险极高,一个不慎就可能经脉碎裂。
答案再次指向了那浩瀚的知识库——【基础物质篇】与【能量转化篇】中,大量涉及利用外部物质,辅助淬炼肉身、纯化能量、甚至快速补充消耗的内容。其中,一种被称为“淬体液”的基础药液,引起了林凡的注意。
它不是吞服的内丹,而是外用的药浴。通过将特定属性的矿物、植物乃至生物材料中的精华成分萃取融合,形成一种高度活性的能量药液,在沐浴时经由毛孔吸收,直接渗透筋骨皮膜,从最微观的层面强化细胞活性、拓宽能量通道,其效率和安全性远高于单纯的能量冲击。
这无疑是最适合他目前状况的方案。
但问题随之而来:原料。
淬体液所需的原料五花八门,其中一些主药,如“赤阳草”、“石髓”、“百年寒铁粉”……这些名称听起来就绝非现代都市轻易可得之物。他必须再次进行艰难的转换和寻找替代品。
“赤阳草”,描述其性烈,蕴含阳属性能量。林凡在中药材市场徘徊数日,凭借敏锐感知,最终锁定了一种经过特殊炮制的“附子”干片,其药性猛烈,蕴含的微弱能量属性勉强契合。
“石髓”,指某种钟乳石或矿物结晶内部的凝液。他跑遍奇石市场,花费不小代价,才从一块断裂的巨型水晶洞中,买到了少许残留的、清澈粘稠的天然矿物溶液。
“百年寒铁粉”最为棘手。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从大型工业设备上替换下来的、经过常年高强度使用的重型轴承钢珠。他将其研磨成极其细微的粉末,其中蕴含着长期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奇特金属疲劳特性与微弱的能量残留,勉强替代。
辅药则更为繁杂,从海边的特定贝壳粉到深山的某种苔藓干品,他几乎跑遍了城市所有能想到的地方,像一只辛勤而焦虑的工蚁,一点点收集着这些在旁人看来稀奇古怪、毫无关联的“垃圾”。
每一次采购都小心翼翼,分多次、在不同地点进行。积蓄彻底见底,他甚至不得不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清水煮挂面。
原料勉强凑齐,下一步是炼制。
这比炼制匿踪符更加困难。匿踪符是能量的精密操控,而淬体液涉及的是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与能量注入的融合。
他没有药鼎,没有丹炉。只有一个在旧货市场淘来的、厚实的紫砂电炖锅(宣称是用来煲汤的),以及一套简陋的玻璃器皿和酒精灯。
炼制过程与其说是炼丹,不如说更像一场危险的化学实验。
按照脑海中的流程,他需要先将不同的材料进行预处理:或研磨,或煅烧,或用水、甚至用自身真气浸润萃取……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精度和时机把握。材料的配比更是严苛到毫克,稍有差错,轻则药效全失,重则产生剧毒。
深夜的出租屋,常常弥漫着各种古怪的气味,时而清香,时而焦糊,时而刺鼻。林凡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温度、时间、搅拌的频率。真气被不断消耗,用于激发材料的活性和进行最后的能量融合。
失败接踵而至。一锅锅珍贵的材料变成焦黑的废渣或毫无用处的浑浊液体。
直到一个周末的夜晚,当林凡将最后一滴用真气反复提纯过的“石髓”溶液滴入紫砂锅中,与其它精心处理过的药粉混合,并持续输入真气搅拌一小时后,锅中粘稠的、呈现暗红色的药液突然停止了翻滚,表面泛起一层润泽的宝光,一股浓郁而奇异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但又被林凡迅速用真气封锁在锅内。
成功了!
林凡几乎虚脱,看着锅中那不足一小碗的、闪烁着微光的暗红色药液,心中充满激动。这淬体液的能量活性远超预期!
他迫不及待地将药液倒入准备好的浴桶(一个大的塑料收纳箱)中,加入温水稀释。药液遇水,颜色变为琥珀色,香气内敛,但能量波动却更加温和而持久。
脱掉衣服,林凡深吸一口气,踏入药液之中。
瞬间!
刺痛!麻痒!灼热!冰冷!
各种极端的感觉如同潮水般从每一个毛孔涌入体内!药液中的能量和活性成分疯狂地冲击着他的身体,渗透进肌肉、血液、骨骼乃至最深层的细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