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内,灯光昏黄。桌面上,那块残破的黑乌木、几颗米粒大的墨绿玉石残骸、以及新找到的几块温润黄玉碎片,被林凡一字排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老旧木料、泥土和微弱阴寒能量的奇特气息。
林凡屏息凝神,炼气四层的精神力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反复探查着黑乌木内部那些断裂、错乱的天然能量引导结构。这些结构复杂无比,远超他目前能理解的范畴,更像是天地自然形成的道纹碎片,深奥而残缺。
直接修复原状?绝无可能。那需要对该结构的完整法则有深刻理解,非他目前境界所能企及。
但他的目的并非复原,而是……“废物利用”。
他要以这块乌木为基材,以尚存的几处玉石镶嵌点为能量节点,忽略那些无法理解的断裂结构,仅仅利用乌木本身对阴寒能量的天然亲和性,以及玉石节点的微弱放大效应,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更简单、更符合他当前炼器水平的微型“聚阴阵”!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想法。如同得到一块破损的顶级芯片,却要将其改造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他首先需要做的,是“清理”与“连接”。
林凡指尖,一缕凝练的墨绿色真气缓缓透出,并非强行冲击,而是如同最纤细的刻刀,小心翼翼地向乌木内部探去。他的目标,是那些已经断裂、失去功能、甚至可能产生能量干扰的破碎结构末端。他需要将这些“断头”小心翼翼地磨平、隔绝,防止它们在未来运转时引发不可预料的能量冲突。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精神力必须高度集中,感知着真气在微观层面的每一丝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到乌木本身珍贵的材质,或者触动某些未知的残留反应。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额发。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桌角的闹钟指针悄无声息地划过一圈又一圈。
当最后一处明显的断裂结构被成功隔绝时,林凡才长长舒了口气,脸色略显苍白。这只是第一步,最简单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是真正的“炼器”核心——以自身真气为引,在这块天然的“器胚”内部,重新勾勒出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能量通路!
他选择的阵法,是脑海中记载的一种最基础的“微尘聚灵阵”的变种——【微阴凝煞阵】。结构相对简单,专注于汇聚和纯化环境中的阴属性能量。
林凡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指尖真气再次涌出,这一次,真气不再是分散探索,而是凝聚成一道极其纤细、稳定、带着他独特精神印记的“刻痕”,缓缓向乌木内部尚存的一处玉石镶嵌点探去。
他要以这尚存的天然节点为阵眼,用自己的真气为“墨”,以精神力为“笔”,在乌木内部重新“绘制”出阵法的能量回路,并将其与节点连接!
嗤……
极其细微的、仿佛灼烧的声音响起。林凡的真气与乌木的材质、与那墨绿玉石节点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他的真气属性偏阳热,与材料的阴寒本质存在冲突,这更增加了炼制的难度。他必须精确控制真气的强度、属性和渗透深度,既要完成“铭刻”,又不能损坏材料本身。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是对真气操控和精神耐力的极致考验。
一次,两次……失败。真气稍一失控,便在乌木内部留下焦痕,或者无法与玉石节点成功连接。
林凡毫不气馁,服下一颗之前炼制的、能快速恢复精神力的药丸(用工厂找到的某些提神药剂废料改制),调息片刻,再次开始。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当窗外天色再次泛起鱼肚白时,林凡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眸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成功了!
第一处节点,成功与他新勾勒出的简易能量回路连接!虽然回路极其细微,效果微弱,但当他尝试着输入一丝真气时,那墨绿玉石节点微微一亮,周围空气中的阴寒能量因子,明显以更快的速度向这一点汇聚而来!
虽然汇聚的量少得可怜,但证明了思路可行!
巨大的成就感冲刷着疲惫。林凡一鼓作气,依葫芦画瓢,开始连接第二处、第三处尚存的玉石节点……
当所有残存的五处节点都被成功接入他新构建的简易【微阴凝煞阵】时,整块黑乌木残件仿佛“活”了过来!
虽然依旧残破不堪,但其表面那几颗墨绿玉石残骸,却持续散发着微弱却稳定的幽光。一个无形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场以它为中心形成,缓缓地、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周围环境中稀薄的阴寒能量,将其纯化、凝聚,储存在那几个节点之中。
林凡能清晰地感觉到,房间角落那“静默滤芯”提供的纯净能量中,似乎多了一丝淡淡的、让他经脉感到舒适清凉的阴寒属性!
成功了!一件真正的、尽管极其简陋低效的聚阴法器,在他手中诞生!
虽然它汇聚阴气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恐怕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凝聚出一滴可供吸收的阴寒能量液,但其意义非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