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周婷的中介店。有人说她傻,放着能赚的钱不赚;也有人说她实在,买房就该找这样的中介。但周婷不为所动,她知道,诚信不是口号,而是一次次实实在在的选择。
半个月后,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门店,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房产资料,开门见山:“周老板,我有三套学区房想委托你出售,都是毛坯房,地段好,肯定能卖个高价。我给你3%的佣金,比市场价高1个点。”
周婷看了一眼资料,都是市中心的优质学区房,确实是投资客眼中的香饽饽。她抬头看着男人,语气坚定:“先生,不好意思,我们店不接投资房,你的委托我不能接受。”
男人愣住了,显然没料到会被拒绝:“周老板,你没搞错吧?这三套房子至少能卖500万,你能赚15万佣金,比你卖十套刚需房还多。”
“我知道。”周婷平静地说,“但是我承诺过,不接投资房。现在很多刚需家庭买不起房,就是因为投资客炒高了房价。我不想为了赚快钱,就违背自己的原则。”
男人嗤笑一声:“这年头还有跟钱过不去的人?我看你这店也开不了多久。”说完,转身就走了。
小敏看着男人的背影,有些惋惜:“周姐,那可是15万佣金啊,就这样放弃了?”
周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神清澈:“钱是好东西,但不能什么钱都赚。我们只做刚需房,帮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找到家,这才是我们开店的意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婷的中介店渐渐热闹起来。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客户,有的是老客户介绍,有的是听说了她的“三不接”原则。首月下来,竟然卖出了20套刚需房,远超预期。
更让周婷意外的是,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她。“周老板,我们在调研辖区内的中介机构,发现你的店诚信经营,不炒房、不赚差价,很符合我们‘稳房价、保刚需’的政策导向。”工作人员笑着说,“政府有一笔创业补贴,专门支持诚信经营的小微企业,我们觉得你符合条件,给你申请了50万。”
拿着沉甸甸的补贴支票,周婷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燕郊套牢时的绝望,想起重启门店时的忐忑,想起一次次拒绝投资客时的坚定,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她把支票放在抽屉里,心里暗暗决定,要用这笔钱扩大门店,招聘更多诚信靠谱的员工,帮助更多刚需家庭找到安心的家。
这天晚上,门店打烊后,周婷独自坐在店里,看着墙上渐渐多起来的客户感谢信,心里充满了踏实的幸福感。她拿起手机,给小张发了一条信息:“小张,我重新开了中介店,只做刚需房,不炒房、不赚差价,首月卖了20套。对不起,当初是我太贪心,害你亏了钱。如果你还愿意回来,我随时欢迎你。”
信息发出去后,周婷没有期待立刻得到回复。她知道,有些伤害需要时间来弥补,但她会用行动证明,自己已经改变了。
这时,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周婷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周姐,我是王强。我厂里有个同事,想给孩子买套学区房,刚需的,我把你推荐给他了,他明天会过去找你。”
“好,谢谢你,王哥。”周婷笑着说。
挂了电话,周婷看着窗外的街灯,心里无比笃定。楼市的浪潮起起落落,有人追着快钱迷失了方向,有人坚守初心赢得了尊重。她知道,诚信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走得长远。
她起身锁好店门,走在夜色里,脚步轻快而坚定。晚风拂过脸颊,带着深秋的凉意,却吹不散她心里的热望。她仿佛看到,未来的某一天,她的中介店开遍了大街小巷,每一家门店都挂着“三不接”的牌匾,每一个员工都坚守诚信的原则,每一个刚需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心家。而这一切,都从这个深秋的诚信重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远方。
喜欢天地翻覆请大家收藏:(m.38xs.com)天地翻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