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的冬夜,地级市的滨江岸边被鼎盛集团的庆功宴照得灯火通明。江边的露天广场上,彩虹门横跨道路,上面“鼎盛IPO过会暨战略发布会”的字样在射灯下熠熠生辉,与江面上倒映的灯光交相辉映,像一场盛大而虚幻的海市蜃楼。
林晟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中央,身着定制的意大利西装,胸前口袋里插着金色的胸针,那是他特意托人从香港买来的“成功象征”。他一手端着香槟杯,一手攥着话筒,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声音穿透喧嚣的音乐,带着一种破釜沉舟后的亢奋:“各位兄弟姐妹们!今天,鼎盛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IPO过会只是开始,明年,我们要拿下3个地王!5年内,鼎盛要冲进全国TOP10!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都抬头仰望!”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员工们举着酒杯,互相拥抱、欢呼,脸上洋溢着被“上市红利”冲昏头脑的狂热。有人把香槟泼向天空,金色的酒液在灯光下划出弧线,像一道道虚幻的财富轨迹;有人扯着嗓子喊“林总万岁”,声音里满是对暴富的憧憬。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鼎盛的“辉煌业绩”——滨江地块的航拍图、文旅城的概念设计稿、虚增后的营收曲线,每一张画面都经过精心包装,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林晟看着眼前的盛况,嘴角扬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他想起几个月前在顶级富豪晚宴上,邻座的开发商那轻蔑的眼神,想起那句“县城小老板也敢来”的嘲讽,如今,这些都成了过往云烟。IPO过会,不仅是企业的上市,更是他阶层跨越的门票。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杆,站在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人面前,宣告自己的成功。
“林总,恭喜啊!以后我们也是上市公司的人了!”副总张涛端着酒杯挤到舞台边,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跟着林总,我们以后都能发大财!”
林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施舍般的豪迈:“放心!只要跟着我好好干,股权激励、现金分红,少不了你们的!”他仰头饮尽杯中香槟,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冲不散他心中的狂喜。他抬手示意工作人员放烟花,随着一声令下,数十枚烟花冲天而起,在夜空中炸开,绚烂的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亮了滨江项目那栋尚未封顶的大楼,像一座用泡沫堆砌的纪念碑。
人群的狂欢中,只有会计老陈独自站在角落,手里端着一杯没动过的红酒,眉头紧紧皱着。他的目光掠过台上意气风发的林晟,掠过那些欢呼雀跃的同事,最终落在口袋里的手机上——里面存着一份真实的财务报表,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虚增的20亿营收、高达90%的负债率、尚未解押的重复抵押资产、还有那笔被挪用的信托资金。
老陈从事会计工作二十余年,见过不少企业的起起落落,但像鼎盛这样,靠造假堆砌起来的“上市神话”,他还是第一次经历。从信诚会计师事务所接手财报包装开始,他就如坐针毡。把重复抵押的1.5亿做成“合作开发款”,把违规拿地伪装成“政府特批”,把亏损做成盈利,每一笔虚假的账目,都像一块石头压在他的心上。他曾试图提醒林晟“风险太大”,却被林晟一句“你只管做账,出了事我担着”堵了回来。
刚才林晟在台上放话“拿下3个地王”时,老陈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清楚,鼎盛的账面资金看似充裕,实则大部分是IPO募资和高息信托,而这些钱,早已被林晟拆东墙补西墙,填补了之前的债务窟窿。所谓的“拿下地王”,不过是又一场豪赌,赌政策会一直托底,赌市场会一直疯狂,可他心里清楚,泡沫终究会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陈会计,怎么不去热闹热闹?”办公室主任小李端着酒杯走过来,脸上带着醉意,“林总说了,明年给我们涨工资、发年终奖,咱们跟着林总,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老陈勉强笑了笑,举起酒杯象征性地碰了一下:“不了,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他看着小李兴奋的样子,心里一阵叹息。这些普通员工,不知道公司的真实状况,还以为跟着林晟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可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已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风险漩涡,随时可能被吞噬。
庆功宴进行到一半,林晟借故离席,钻进了停在路边的黑色轿车。车内,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明而急切的神情。他掏出手机,拨通了海外账户代理律师的电话:“喂,张律师,IPO过会的消息已经公布了,募资款预计下周到账。你那边准备好,我要把5亿转到加拿大的离岸账户,用‘海外采购建材’的名义,手续一定要干净,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电话那头传来律师的回应:“林总放心,都已经安排好了。离岸公司的资质、采购合同的副本都已准备齐全,银行那边也打过招呼了,资金到账后会第一时间转移,不会被监管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