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TrES-2b的“基本档案”:热木星的“极端样本”
为了理解TrES-2b的“黑暗”,我们需要先明确它的物理属性——这是一颗典型的热木星,但处于“极端状态”:
1. 轨道与环境:离恒星“极近”的牢笼
TrES-2b的轨道周期仅2.47天,意味着它以约130公里/秒的速度绕恒星狂奔——这个速度足以让它在1小时内绕地球3圈。距离恒星仅0.035天文单位的它,接收到的恒星辐射是地球的约600倍,表面温度高达980°C(比水星的向阳面还热,水星白天约430°C)。
在这样的温度下,行星大气层中的分子会被加热到“电离”状态,气体以极高的速度逃逸——但TrES-2b的质量足够大(1.2倍木星),引力足以束缚住大部分大气层,因此它没有像HD b那样“丢失”大量大气,而是形成了一层“炽热的热木星大气”。
2. 质量与半径:和木星“一样重,一样大”
TrES-2b的质量约为1.2倍木星质量(约3.7×102?千克),半径约为1.2倍木星半径(约8.5×10?米)。这意味着它的密度与木星几乎相同(约1.3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和木星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核心可能是一个由岩石与金属组成的致密核(质量约为地球的10-20倍)。
但与木星不同的是,TrES-2b没有木星那样明显的“条带云层”——木星的云层由氨冰、铵氢硫化物和水冰组成,反射率高达52%;而TrES-2b的大气层似乎“拒绝反射光”,成为宇宙中最黑的行星。
3. 与太阳系的对比:热木星的“异类”
太阳系中有四颗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和土星是“冷木星”(轨道周期长,距离太阳远),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主要由冰与岩石组成)。TrES-2b属于“热木星”——与木星同属气体巨行星,但因距离恒星极近,演化出了完全不同的大气层。
对比其他热木星:比如WASP-12b(反照率约0.06%)、HD b(反照率约0.03%),TrES-2b的反照率虽然不是最低,但它的“低反照率”却更“纯粹”——因为它的大气层中没有明显的“吸光颗粒”(比如WASP-12b的吸光物质是钛 oxide),而是“整体黑暗”。
四、“黑暗之谜”初探:为什么TrES-2b这么黑?
TrES-2b的反照率低于1%,是目前系外行星中最极端的案例。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试图解释它的“黑暗”,但至今没有定论:
1. 假说一:大气层缺乏“反射性云层”
木星的高反照率来自其顶部的氨云——氨冰颗粒会反射大量可见光。而TrES-2b距离恒星太近,温度高达980°C,氨分子会被热分解(氨的分解温度约为400°C),无法形成稳定的氨云。
更关键的是,TrES-2b的大气层中可能没有其他“反射性颗粒”——比如水冰(分解温度约100°C)、硫化物云(分解温度约300°C)。这些物质在TrES-2b的高温下都会分解成气体,无法形成反射光的云层。
但这一假说无法解释:为什么TrES-2b的大气层中没有形成“深色云层”?比如,土卫六的云层是有机分子组成的,反照率约0.2,而TrES-2b的大气层是否可能形成类似的深色云层?
2. 假说二:大气层中的“吸光分子”
另一种可能是,TrES-2b的大气层中存在大量吸光分子,比如钠、钾等碱金属原子,或者二氧化钛(TiO?)、钒氧化物(VO)等分子。这些分子会吸收可见光,导致行星看起来更黑。
2011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对TrES-2b进行了光谱观测,发现它的红外辐射很强(说明它吸收了大量可见光,再以红外辐射的形式释放),但没有发现明显的钠或钾的吸收线——这意味着大气层中这些碱金属的含量可能很低。
2018年,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进一步发现,TrES-2b的热排放光谱中没有明显的水蒸汽吸收线——说明它的大气层中水含量极低,甚至没有水。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导致水分解成了氢和氧,氢逃逸到太空,氧则与恒星风中的粒子结合。
3. 假说三:“潮汐锁定”与“大气环流”
TrES-2b的轨道周期仅2.47天,很可能已经被恒星潮汐锁定——即一面永远对着恒星(“白天侧”),一面永远背对恒星(“夜晚侧”)。
对于被潮汐锁定的行星,大气环流会将白天侧的热量输送到夜晚侧。但如果TrES-2b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或“湍流”,热量无法有效输送,导致白天侧的温度极高(980°C),而夜晚侧的温度极低(可能低于0°C)。这种极端的温度梯度可能导致大气层中出现“下沉气流”,将反射性颗粒带到夜晚侧,而白天侧则没有反射性颗粒——但整体反照率仍然很低,说明这种机制不足以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