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王大锤烦躁地踢了脚边一个废弃的轴承,轴承哐当哐当地滚远,最终撞在一个工具箱上停了下来。
“妈的!难道就因为这该死的钱,咱们就得把这天大的发现捂在手里,眼睁睁看着它发霉?”他不甘地低吼,“老子宁愿再去给那些黑心工厂调试一年机器人,把钱攒出来!”
“那不够,大锤。”顾渊冷静地打断他,“我们需要的不是小打小闹的经费,是足以支撑一个全新学科领域初步探索的启动资金。这很可能是一个九位数甚至更高的无底洞。”
九位数。人民币。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得南曦有些喘不过气。她所在的阿里天文台,一个大型观测项目的国家级经费申请,往往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激烈竞争,周期漫长。而他们这个完全游离于体制之外、性质极其敏感的研究,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官方支持。
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南曦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台被关在“牢笼”里的Mark-I装置,投向窗台上那些沉默的“见证者”。它们证明了他们探索的价值,却也凸显了此刻面临的绝境。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王大锤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脑袋,发出清脆的响声。
“等等!我好像……有个主意!”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带着一种技术宅突然想到破解bug方法时的兴奋,“正规路子走不通,私人资助不靠谱……那咱们能不能……‘化缘’?”
“化缘?”南曦和顾渊同时看向他,没明白这个充满东方宗教色彩的词,如何与他们的困境联系起来。
“就是……众筹!”王大锤兴奋地解释道,“现在不是有很多网络众筹平台吗?面向大众,筹集资金支持各种项目,从拍独立电影到发明新奇玩意儿都有!咱们也可以搞一个啊!”
这个提议太过跳跃,让南曦和顾渊都愣住了。
“众筹……科学研究?”南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是我们这种……性质的研究?这怎么可能通过平台审核?又怎么可能让大众理解和相信?”
“事在人为嘛!”王大锤越说越兴奋,开始在工坊里踱步,比划着,“咱们可以不直接把‘神话频率’、‘宇宙代码’这些吓人的词搬出来。我们可以包装一下!比如……就叫‘寻声计划:聆听来自星辰与古老的回响’!”
他停下来,看着两人,努力让自己的想法听起来更可行:“我们可以做一个吸引人的宣传视频!不透露核心机密,但可以展示一些……嗯……不那么敏感但又足够震撼的东西。比如,展示全球不同文明符号的惊人相似性(用动画形式),聊聊古代遗迹中那些用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声学或天文现象,甚至可以隐晦地提及,我们正在尝试用现代技术,去解读这些跨越时空的‘密码’!”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探索的精神,是对未知的好奇,是人类对自身历史和宇宙位置的不懈追问!”王大锤挥舞着手臂,试图调动气氛,“这比那些众筹做手机支架、智能水杯的项目,格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肯定能吸引到一批对科学、历史、神秘事物感兴趣的网友!”
顾渊沉吟着,手指依旧习惯性地敲击桌面。众筹,这确实是一个完全跳出传统科研经费体系的想法。风险极大——可能无人问津,可能被嘲讽为骗局,更可能因为无法清晰说明研究内容而违反平台规则。但……这似乎又是目前唯一一个可能绕过学术壁垒、直接面向潜在支持者的途径。
“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顾渊缓缓说道,“如何既能引起兴趣和共鸣,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又不泄露核心机密,不引发不必要的过度关注或官方干预。这需要极其谨慎的策划和表述。”
南曦也被这个大胆的想法搅动了思绪。她回想起自己发现信号之初,那种纯粹的、想要探索未知的激动。或许,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满足于既定答案的人?或许,众筹真的能将这些分散的、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
“也许……可以尝试。”南曦最终开口,语气带着审慎的乐观,“但我们必须要制定非常严格的宣传边界。不能提及任何关于信号具体来源、生物效应以及我们工作假设的具体内容。重点放在现象本身的神秘性,以及跨学科探索的必要性上。”
“没错!”王大锤见两人态度松动,更加来劲,“视频我来想办法!我认识几个搞独立纪录片的朋友,技术不错,人也靠谱,可以请他们帮忙拍摄和制作!文案咱们一起抠,确保万无一失!”
资金的困境,似乎看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曙光。这条路径布满荆棘,前景未卜,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不依赖于现有体制和传统规则的可能性。
“那么,”顾渊站起身,目光扫过南曦和王大锤,“我们接下来,除了继续进行分析和安全测试,还要增加一项新的任务——策划一场面向公众的、小心翼翼的‘科学路演’。”
三角团队,在突破了理论和技术的最初障碍后,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世界最坚硬的壁垒之一——经济基础。他们的探索,将从纯粹的思想和实验室碰撞,开始涉足更加复杂、也更加不可控的公众领域。
一场为了聆听“神话回响”而发起的、特殊的“化缘”,即将在网络的海洋中,小心翼翼地抛下它的漂流瓶。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38xs.com)神话物理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