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出发后不久,刘备、蹋顿也准备出发了。
他们将先赶到辽河,等待关羽的消息,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临行之前,两人联袂来到袁熙面前辞行。
看着谈笑风生,如同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般的刘备、蹋顿,袁熙有点后悔。
这个安排是不是错了,这两人最后会不会成了朋友,反过来咬我一口?
别看蹋顿现在看起来心服口服,其实心里不知道怎么想呢。如果他联合刘备,夺回辽西,我怎么对付?
和刘备、蹋顿寒暄了几句后,袁熙祝他们马到成功,亲自送他们出营,又看着他们下了山坡,带着人马,缓缓东去。
“君侯担心他们?”一旁的郭嘉说道。
袁熙吓了一跳。“你是会读心术么?”
郭嘉笑了。“君侯的担心都写在脸上了,不仅我能看得出来,他们也能看得出来。”
袁熙更加不安。“那可如何是好?”又埋怨道:“你刚才为何不提醒我?”
“为什么要提醒?”郭嘉反问。“让他们知道君侯防着他们,他们才不会太放肆。让他们知道君侯有事情都摆在脸上,他们才不会太防备君侯。”
袁熙觉得郭嘉的话有点绕,但细细考虑之后,又有些道理。
“你当初提醒曹公,要防刘玄德,也是这个道理?”
“此一时,彼一时也,不可同日而语。”郭嘉摇摇头,耐心的解释道:“兖州乃四战之地,刘玄德乃反复之人,曹公虽然暂时得胜,却无法让刘玄德甘心依附。所以,若有机会除掉刘玄德,就不能犹豫。可惜曹公担心世人非议,错过了机会。如果能将刘玄德牵扯入衣带诏,一并杀掉,就不会有徐州之变。”
“衣带诏不是刘玄德去徐州之后的事么?”
郭嘉笑笑。“案发是刘玄德去徐州之后,事情却是刘玄德去徐州之前。只是刘玄德见机快,觉得那些人不能成事,及时脱身,以免被殃及。”
他一声叹息。“就这一点而言,刘玄德的敏锐无人可及。”
袁熙想起了刘备离开邺城,去汝南的事,非常赞同郭嘉的看法。
刘备似乎总能比别人更早发现危险,然后及时脱身。这是一种天赋,他就没有这种天赋。
“可惜孔文举等人不明所以,还以为刘玄德是忠于朝廷之人,不远千里将他召回幽州。”郭嘉摇摇便面,一声冷笑。“他如果真的忠于朝廷,又岂会弃曹归袁?愚不可及。”
袁熙瞅瞅郭嘉,能感觉到郭嘉的不屑,以及不甘。
“这么说,刘玄德暂时不会背叛我?”
“天下大势如此,他岂敢背叛袁氏。要背叛,也是背叛刘氏。”郭嘉转身回营。“除非袁氏错过了机会,露出了颓势,到那时,他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袁氏,就像在汝南时一样。”
袁熙会意,点头附和,暗自叹了一口气。
归根到底一句话,不能犯错。刘备等人归附并不是忠于袁氏,只是除了袁氏没有选择而已。一旦袁氏露出破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袁氏。
事到如今,他不担心天下是否归袁,他只担心会不会兄弟阋墙,让外人得利。
——
几天后,刘备送来了消息。
关羽已经赶到辽口,与袁尚见面,拿到了粮食。
袁尚很痛快,粮食都没有卸船,连船带粮都划拨给了关羽,方便他在作战期间运输物资。
袁熙很开心,转告鲜于辅,让他早点出发,赶往辽阳、望平。
鲜于辅离开之后,昌黎就清闲了,只剩下袁熙和他带来的三千精骑。
袁熙随即进行了一些调整。
他请来鲜于银、阎志和赵云,让他们从三千精骑中挑出三百精锐,和他之前的两百亲卫骑合并,凑成五百,交给赵云指挥。
之前他没什么事,两百亲卫骑足矣,甚至嫌多。
现在兵力雄厚了,又有作战任务了,两百骑远远不够。
鲜于银、阎志还算配合,选了三百人,交给赵云。
赵云又对这五百骑进行了一番测试,从中挑出不到百人,与许褚率领的虎士一起,组成贴身保护袁熙的核心力量。这一百多人平时随袁熙出入,战时则成为袁熙保命的最后手段。
挑选完成后,赵云请袁熙检阅,特别是那些骑士。
袁熙非常满意,觉得这些骑兵是他见过最精锐的骑兵了。
但赵云却不满足,觉得这些人还有提升的空间,只是要花些时间调教。
赵云说这些的时候,那些骑兵没一个反驳的,反倒有些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袁熙也没多想,问赵云,你需要什么,直接对我说。
赵云也不客气,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给这些骑士增加饷钱,最好能提高到百夫长级别,按照目前的标准,大概是一个月三千钱。
第二,给他们更换更好的甲胄、武器和战马。
第三,安顿他们的家人,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袁熙听着耳熟,回头问郭嘉,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这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