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出:24岁,关中浪客。
属性:统帅 55,武力 96,智力31,政治 31,魅力 28,名声104。
江湖地位:郡中之杰:市级大 V,粉丝后援会初具规模。
潼关以西“独行大侠”——没人邀他结伙,却人人盼他路过。
一剑能劈开盗匪的刀鞘,一膀子能把恶霸按进泥里。
店家见他来忙堵柴门(怕他掀桌子),流民见他来却敢往前凑(知道他肯分干粮),人送外号“鲍大侠”。
职场级别:大将军府临时工,相当于“日结工兼实习岗”,干一天活拿一天钱,随时可能被优化,与合同工何方相交莫逆,约为师徒(有点背景)。
原无帖游义侠(走哪算哪,见不平就伸手,给碗水喝能护人三里地,给坛劣酒能替人追债到邻县,虽然不爱钱,但时不时的想给家里老娘寄点补贴家用)。
亲密度:82,生死之交区......
“原本是69的死党预备区,因为拜师而涨了些,抵达灵魂伴侣区。
不知道为啥又涨了点,抵达82的生死之交区。”
有了这样一份图鉴,何方决定和鲍出谈一件大事。
如果做成了,那大汉杜月笙,必将新鲜出炉。
何方觉得有时候系统也不太靠谱,鲍出这种大侠怎么能叫浪客呢?
我师父是那种居无定所,只能漂泊流浪的人吗?
好歹也得给个“关中侠客”或者“关中剑客”的称谓。
“脚头?!”
鲍出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脚。
嗯,大拇脚趾头是露出来了,得去买新双靴子......
“不是脚头,是角头。”
何方边比划边解释,指尖在掌心画了个圈,“约莫就是一方地面上,没正经名分却能说了算是的人物。”
他顿了顿,见鲍出眉峰皱起,又补充道:“不是朝廷派的官,也不是县里的小吏。
却在那片地界上说一不二,底下人都得听他的。
其他人都怕他,也听他的。”
鲍出喉结一动,嗤笑道:“那不是豪强是什么?
乡里那些有田有势的,哪个不是这般?”
“不一样。”
何方摆手,“豪强靠的是田地、宗族,家里子弟要么读书要么做官,根基深着呢。
我说的角头,不依托这些东西,就聚着些人,自成一方势力,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那便是豪侠了。
最近声名鹊起的就是凉州的杨阿若,‘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肏!那是没碰到某鲍出,不然一剑教他什么是相斫。”
“也不是。”
何方摇头,“豪侠聚人,图的是个快意恩仇,名声比钱重,最后其实还是想投靠世家做官。
角头聚人,图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要么挣钱,要么手里能攥着些敢打敢拼的力气,不是为了扬名。
换句话来说,势力越大,名声越小越好。”
鲍出眯起眼,手指敲了敲腰间的剑鞘:“我看跟豪侠也没两样。
朝廷和世家最恨这个,没根没底的聚一群人,不是等着被剿?
其他州郡,你得是大姓才行。
在雒阳城中,想都别想。”
“不是豪侠。”何方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豪侠聚的是游侠、少年。
我说的是聚那些更底层的。
津口扛活的、街巷里帮闲的、甚至是城外拾荒的,把这些人拢起来,形成一股势力。”
鲍出猛地停下脚步,扭头瞪他,眼神里带了几分警惕:“你想传教?
要反不成?!”
这年头,敢聚底层人搞势力的,不是想造反是什么?
“不是不是!”
何方摆手,“传教却是要造反,因为他们不给下面人发钱,所以只能洗脑。
咱们经营势力,一是挣钱,二是手里有能用的人手,三给他们发钱,当然洗脑也和手段也是必须的,要确保这些人忠心听话。
不求被招安,也不求做官,就这么在暗地里经营着,细水长流。”
闻言,鲍出转过身,盯着何方看了半晌。
忽然咧嘴笑了,露出两排大黄牙:“何老弟,你这心思,倒比豪侠还野。
只是雒阳城里,世家盘根错节,禁军遍地走,想藏着这么一股势力。
怕是比刀尖上跳舞还难。”
“这有什么难的,你说庇护,咱也有大将军府可以扯虎皮不是。
而且这种势力,那些世家大族根本看不上。
那日你没察觉孟光的眼神,别说那些帮闲之类的,就是对商贾都是不屑一顾。
这些商贾做事也是不讲究,这种卖力气的活计,除了管饭,就扔个两文钱。
咱们要是把这些帮闲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帮派......”
“那些商贾怎么办,宰了他们?!”
“师父,你脑子里怎么都是些打打杀杀,我们把帮闲们都组织起来,那些商贾想接活,自然会来找我们。”
“怎么组织?”
“拉帮结派,替自家兄弟出头,打击异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