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
她每天还去图书馆查阅古籍,收集更多关于古典礼仪、传统技艺的资料,还会去古色古香的文旅小镇实地考察,感受古镇的氛围,为宣传片的创意和线下活动的设计寻找灵感。
这天下午,沈清正在文旅小镇的一条古街上考察。
古街两旁是白墙黛瓦的建筑,街道上铺着青石板,偶尔有游客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
沈清一边走,一边记录着街上的店铺类型和建筑特色,突然,她看到街角有一家不起眼的手工艺品店,门口挂着“古法香囊”的招牌。
沈清心里一动,香囊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不仅美观,还有驱蚊、安神的功效,如果能把古法香囊融入到项目中,比如作为线下活动的纪念品,肯定很受游客欢迎。
她不由自主地走进店里时,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坐在矮脚凳上忙活。凳边摆着个竹篾编的浅盘,里面摊着几匹裁好的散装布料,线轴在布料旁码得整整齐齐,几枚缝好的香囊坠着流苏,静静躺在角落。老奶奶的指尖捏着细针,正对着架在膝头的手绷,一针一线地给素色香囊绣着缠枝纹,针脚细密得像落在布上的星子。
沈清怕打扰了老人家,站在一旁细致地观察起来。老人家技艺娴熟,针脚在布面上排得整整齐齐,连收尾的线头都藏得看不见。
沈清又细看几枚缝好的香囊搁在竹篾盘里,颜色是温柔的浅粉、米白,面上绣着各种的花草图案,针脚看着又匀又齐。袋口系着同色的流苏绳,垂着轻轻巧巧的,一眼望去就觉得素净又好看。
沈清瞧着,觉得这老人家的手艺和家里教姐妹针线的嬷嬷不相上下,应付门面足够了,只是比起宫里那些能绣出活色生香纹样的绣娘,终究还差着几分火候。
老奶奶见有人站了老久,却不曾有动静,好奇现在还有人有这样的静气,抬起头,居然还是年轻的姑娘,内心不觉更惊讶,笑着朝沈清点了点头,算是招呼。
沈清拿起一个香囊,香囊的布料是素雅的棉麻,上面绣着精美的荷花图案,针脚细密,做工精致。她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传来,清新宜人。
“老人家,您这香囊是用古法制作的吗?”沈清问道。
老奶奶叹了口气:“是啊,这手艺是我婆婆传下来的,以前镇上很多人都会做,现在年轻人都嫌麻烦,不愿意学,就剩下我这老婆子还在做了。”
沈清心里有些感慨,她说道:“奶奶,您的手艺这么好,要是失传了太可惜了。我现在在做一个古风文旅项目,想把传统技艺推广出去,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在项目的线下活动中展示古法香囊的制作过程,还可以把您做的香囊作为纪念品卖给游客?”
老奶奶乐呵呵地笑道:“好!我们老一辈也不懂网上怎么操作,年轻人还是要有年轻人的方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我们老了,就是做些喜欢的事情。”
和老奶奶谈好合作后,又简单地聊了几句,沈清心里格外高兴。
可就在沈清准备离开古镇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喜欢双穿记你的人生我接了请大家收藏:(m.38xs.com)双穿记你的人生我接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