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分工]各司其职守
德裕典当行后院,那间堆放杂物的偏房,在雷万山入住几日后,已被悄然改造。杂物被归置得整齐利落,角落里多了一张简易木板床,一张旧方桌,两把椅子。此刻,桌上那盏罩着深色布罩的煤油灯,成为屋内唯一的光源,将围坐在桌旁的三个人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晃动如同皮影。
这是“长安小组”重建以来,核心成员的第一次正式会议。空气凝重而肃穆。
陆明远坐在主位,目光沉静地扫过坐在左右的江静云和雷万山。江静云已经脱去了“沈雪”的学生装束,换上了一身更显干练的深色衣裤,眼神清澈而坚定。雷万山则挺直腰板坐着,如同山岳,眉宇间那道疤痕在跳动的灯光下更显刚毅。
“同志们,”陆明远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默,“‘长安小组’的骨架,今天算是初步立起来了。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拳头。但这个拳头要打出去,并且要打准、打狠,就必须五指分明,各司其职。”
他铺开一张不大的毛边纸,上面没有名字,只有几个用密码代称和简要的职能描述。
“首先,是我。”他指了指代表自己的那个符号,“‘掌柜’,陆明远。负责小组全局指挥,制定行动计划,直接与上级联系,并掌握最终决策权。同时,德裕典当行作为核心据点,由我坐镇,应对日常局面,迷惑敌人。”
两人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夜莺’,”陆明远看向江静云,“江静云同志。你的核心任务是电台通讯,确保与延安联络的绝对安全与畅通。新的电台和备用零件,必须存放在你确认的、绝对可靠的新地点。除了收发报,你还要负责一部分密码编译和情报的初步整理分析。你的位置,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生命线,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江静云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新地点已选定,在西仓巷更深处一个独居的聋哑老婆婆家灶膛夹壁里,绝对安全。我会确保线路畅通。”
“‘磐石’,”陆明远的目光转向雷万山,“雷万山同志。你是小组的行动保障和安全屏障。主要负责:一、据点及核心成员的人身安全保卫;二、重要物资、人员的秘密转移与护送;三、在必要时,执行清除障碍、营救同志等特殊任务。同时,你还要继续利用身份便利,监控外部敌特动向。你的拳头,是我们最后的依仗,也是我们敢于深入虎穴的底气。”
雷万山声音沉浑,没有丝毫犹豫:“放心。有我在,谁也别想动咱们的人,碰咱们的线。”
陆明远欣慰地点点头,继续道:“除了我们三人,还有两位暂时无法到场的同志,他们的分工也已明确。”
他的手指移向另外两个符号。
“‘琴师’,赵致远同志。他擅长交际,洞察人心,是小组对外联络和情报拓展的关键。目前,他正按照指令,重点经营与西安绥靖公署高参胡凌风的关系,并负责调查其周边可利用人员。未来,策反、渗透、建立更广泛情报网的任务,主要由他负责。他是我们插入敌人内部的‘软刀子’。”
“‘蝴蝶’,白曼琳同志。她利用其家庭背景和社交能力,周旋于敌军政要员及其家眷之间,负责从社交场合获取高层动向、人际关系等软性情报,并协助‘琴师’进行特定目标的接近工作。她是我们在敌人心脏里翩翩起舞,却能窥见秘密的‘眼睛’。”
介绍完五位核心成员,陆明远又提到了外围力量:“另外,我们还有一些非核心但重要的辅助力量。比如市井间的梅姐,可以提供掩护和部分信息来源;比如那个机灵的擦鞋童小石头,可以作为我们的街头眼线。对这些力量,要善加利用,但必须严格隔离,绝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核心机密。”
他环视两人,总结道:“从今日起,我们五人,各司其职,互为犄角。‘掌柜’居中调度,‘夜莺’传递信息,‘磐石’稳固根基,‘琴师’拓展疆域,‘蝴蝶’点缀其间。情报流转,必须遵循单线联系原则,非必要不横向接触。行动指令,由我统一发出。遇到紧急情况,各有预先设定的紧急联络和撤离方案。”
“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江静云和雷万山异口同声,眼神中充满了使命感与斗志。
灯光下,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无言的信任。一个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分工具体的秘密情报组织,在这间昏暗的斗室里,正式开始了它的运转。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陆明远松开手,语气转为凝重,“是获取敌军向渭北方向调动的具体、可靠的情报。‘琴师’赵致远已经在对胡凌风进行接触前的最后摸底。一旦时机成熟,他将开始行动。而我们,必须为他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并做好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的准备。”
胡凌风,这个名字像一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漾起涟漪。那是一条布满鲜花也藏着毒刺的路径。
分工已定,职责已明。
但第一个重大的联合行动,就将指向最危险的敌人核心。
赵致远能否用他的“琴音”,迷惑并撬开胡凌风的心防?小组的第一次协同作战,又将面临怎样的惊涛骇浪?
分工协作的蓝图已经绘就,而检验这幅蓝图成色的第一场风暴,正伴随着“琴师”迈向胡凌风的脚步,悄然逼近。
喜欢西安西安古城密档请大家收藏:(m.38xs.com)西安西安古城密档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