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被密密麻麻的麻袋堵着,士兵们只能另寻一处城墙爆破。
“城门往右边十丈,快!”
城门内,部分守军正在努力的往城门和周围城墙底下搬运麻袋,然而城门左右大约七八丈之外却空无一物,冒死攀登上内城墙的士兵立即将这一发现传达给负责爆破的士兵。
负责爆破的士兵们接收到信息,立即在其他士兵的掩护下往城门右边十丈之外奔去。
“快,拦着他们!”
守军们见状,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霎时间,箭雨如飞蝗般扑下,伴随着滚石和热油扑向底下奋力向前的士兵,随即毫不留情的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危险面前,士兵们视死如归,倒下一个,便有人立即补上,不要命的抱起地上的炸药继续向前。
城上守军大惊,一桶桶的热油倾泻而下,随即一支火箭点燃射出,城墙下瞬间燃起一片火海,紧接着便是一道道响彻云霄的爆炸声和一阵阵地动山摇般的晃动。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瓮城底下的士兵们那凄厉的惨叫声直击人心,爆炸声竟无法掩盖。
攻上翁城城墙的士兵们听着下面同伴们的凄厉惨叫,心中皆是一震。
他们在摇晃震动的城墙上站起身来往下一看,刹那间都红了眼,满腔的仇恨和怒火喷涌而出。
底下,是一片刺目的火海。
火海中,他们还活着的同伴一个个都成了火人,在痛苦的嘶吼挣扎。
他们却只能看着而无能为力,只能在心中拼命祈祷老天爷赶紧下一场及时雨拯救这些可怜的兄弟。
然而抬眸看天,太阳高高悬挂,天上一片明净的蓝色,竟是万里无云。
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
“杀!”
“为兄弟们报仇!”
一道嘶吼点醒了其他士兵,他们顾不得抹去眼里喷涌而出的泪水,也顾不得依旧摇晃的城墙地面和迎面而来的灼热气浪,举起武器便向敌人砍杀而去。
“杀!为兄弟们报仇!”
“杀!”
“杀!”
士兵们杀红了眼,外城墙上不断有士兵攀登而上,看到翁城内的惨象,心中的火气瞬间被点燃,也红着眼迅速加入战场。
守军们节节败退。
整个瓮城城墙很快被齐、魏联军占领。
热油烧过,火势渐熄,城内战争却刚刚进入白热化。
京城内大街小巷都设置了层层关卡,百姓紧闭门窗,有的甚至把门窗钉死,以防叛军轻易闯入。
每个看到瓮城内惨象的士兵无不涌出满腔的怒火,他们斗志昂扬,发誓要为兄弟们报仇,城内设置的层层关卡竟无法阻慢他们的脚步。
经过一阵拼杀,齐、魏联军很快控制内城,沈长寿等几位将军逃进了宫里。
“皇上、太后,快走,这皇宫今日是守不住了。”
一看到在乾正殿内坐立不安的等候着消息的皇上和太后,沈长寿还未靠近便迫不及待道。
“什么?这可怎么办,爹,你快想想办法啊,无论如何,皇宫一定要守住!”
本就焦急不安的太后这下直接惊得面无血色,没了平日里的淡然自若和高高在上,她上前紧紧抓住了沈长寿的一只胳膊恳请。
她从来没想过,也不相信叛军能攻破京城。
这可是固若金汤的京城啊!怎么能说破就破呢?
“守不住了,叛军马上就要攻入宫里来了,兰溪,快走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沈长寿语气急切,随即看向未发一言的司徒瑞,“皇上,快走吧。”
“不,朕不走。”司徒瑞苍白着脸,一字一顿,“朕不做那丧家之犬,只能灰溜溜的逃走。”
一位将军当即跪下,“皇上,您若不走,魏王和齐王怕是不会留您性命啊!皇上,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微臣愿随您东山再起!”
“皇上,快走吧,微臣愿随您东山再起!”
“皇上,微臣也愿随您东山再起!”
“皇上……”
几位将军纷纷跪下恳求和表达自己的忠心。
司徒瑞心下感动,却还是轻轻摇头,苦笑道:“朕不走。这是父皇传给朕的江山,朕守不住,哪里还有脸逃走??”
至于东山再起,他不想去想。
再挑起战乱,只会让大乾的百姓和士兵再次陷入困苦之中,届时,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和士兵死于战乱。
“皇上……”
“都别说了,朕是不会走的,死也不会走。”几位将军还欲再劝,司徒瑞立马打断。
他看了眼捉着沈长寿一只胳膊,面露惊慌的太后朝身边的人吩咐,“即刻给太后乔装打扮送出宫去。”
“皇上不走,哀家也不会走。”
听到吩咐,太后忽的回过神来,心,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母后,求您不要再逼儿臣了。”
司徒瑞以为太后在以性命相要挟,逼他跟着她一起走,露出几分痛苦和无奈。
“皇上,哀家没有在逼你。哀家如你一般,才不愿做那丧家之犬。”太后挺起了她那高傲的头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