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臣,他太清楚那位皇帝陛下的想法了。
对方可以给孙登这位太子任何东西,但绝不允许对方主动抢。
可以说孙登的行为已经触犯到对方的逆鳞。
想到这里,秦博脑海中开始回忆其他几位皇子的资料。
想看看哪位皇子最有可能取代孙登成为太子。
……
苏辰不知道他的想法,但周围人的神情变化逃不了他的眼睛。
结合诸葛果之前收集的情报,他对吴国目前的朝堂局势有了个大概判断。
“让我来给你们加把火。”
心中有了决断的苏辰结束了和孙登等人的交流,将目光看向眼前的人群:“我刚刚听到有人说大泉五百的事情。”
“我在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这件事情有大汉的参与,但参与程度很低……”
虽然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但苏辰还是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孙权。
当然,他没有直接说明……但只要智商正常的人就会知道他说的是孙权。
一时间众人无不哗然。
就连早有准备的孙登也是被吓了一跳,下意识想要阻止。
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因为他已经反应过来了,这是诸葛亮给自己的考验。
也是诸葛亮想要的报酬之一。
他要是阻止,接下来的合作怕是要泡汤了。
苏辰对孙登这位太子的反应很是满意,也就不再画蛇添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作为补偿,以后吴国所有运输到大汉境内贩卖的货物,全部免除入城税之类的。”
“……”
“什么?”
“免除所有货物的税?”
相比于上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更让人震撼。
毕竟孙权早就被人怀疑了,苏辰只是间接验证了这件事而已。
但免入城税等事情则不同。
这可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要知道,往日里行商的时候,各种盘剥是数不胜数的,尤其是那些远距离运输的商品。
要么以入城税的名义盘拨,要么以关税,渡税等名目收取好处。
而且不是一次性的,是每个地方都这么来一次。
有人做过统计。
一个价值百钱的货物,一旦运输的距离超过千里,那售卖的价格就需要翻十倍。
而且这还只是保本。
想要赚钱的话就得通过采购当地其他高价值货物等方式。
虽然这是当初诸侯混战时候的统计,但现在也好不了多少。
这也是大家不愿意进行远距离商业活动的主要原因。
要是大汉真的免除了这些杂税,那他们每一趟都能够大赚特赚啊。
一时间,不少人心动了。
“丞相,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真的免除一切杂税?”
“……”
看着这些激动的人群,苏辰呵呵一笑,他伸手往下压了压,等大家安静下来再继续说道:“千真万确。”
“另外,你们运输到大汉境内的粮食等货物,一旦出现亏损等情况,可以上报朝廷,申请补偿。”
“……”
“要是没有故意欺瞒等现象,朝廷和丞相府会补偿货物价值的一半。”
大汉现在最缺什么?
不是金银铜钱,而是柴,米,酱,醋,盐等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物资。
虽然现在的粮食储备足够所有人吃,但他们需要备战。
一旦开启大规模战备,这些生活物资的价格就会蹭蹭往上涨。
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然而就大汉目前的生产力,在他的改革真正发挥作用之前是不会有太多富余粮食产生的。
所以开源是必须的。
虽然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但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那边运输过来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高价值的香料等。
根本没有多少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物资。
所以这个主意还是得打在孙权和吴国头上……没办法,谁让对方富裕呢?
“诸葛先生可是认真的?”说话的不是那些商贾和世家大族的人,而是一旁的孙登。
身为监国太子,他日常也是需要处理一些政务的,很清楚这个政策的隐患。
一旦被人钻了漏洞,那大汉朝廷就算是有着金山银山也填补不了这个窟窿,甚至还会影响自身的名望。
苏辰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甚至巴不得有人能够钻到漏洞,这样他就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
一旦商路繁荣,这点损失很快就会被抵消掉。
而且在大赚特赚的情况下,他不觉得有人会冒风险钻这种漏洞。
不过孙登的话倒是启发了他。
他走上前,看着下方喧闹的人群,继续说道:“如果大家能够钻到漏洞,那也是大家的本事,大汉朝廷不会追究,这点我以名誉担保。”
苏辰的名誉不值钱,但诸葛亮的名誉值钱。
哪怕是在吴国也是堪比圣旨的存在,几乎一瞬间,下方的人群再度沸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