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爷的眼中一直都是只有他那最得意的嫡长子,此时在邢知礼的一番话之下,才终于想起了其他那些一直被他忽视的孩子们的样子,他们可能不如褚伦聪慧,但也是听话、孝顺、各个都认为自己是他们最伟大的父王。
八王爷堪堪止住的泪水再一次溃堤--不过刚才是在心疼褚伦,这一次,是对其他孩子们的愧疚。
邢知礼将手帕塞到了八王爷的手中,“我一直都相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就不怕自己下辈子生儿子没pi眼吗?”
邢知礼一向心直口快,而八王爷此时也顾不上邢知礼说话难听了。
牟和卿气得要死。年轻时他就处处都被蔺博延压一头,明明自己也是全县的骄傲,打小背书就快,从学堂到书院都是被各个先生赞不绝口。后来怀揣着自信和抱负参加了科举,誓要带领着自己的家人一飞冲天,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要让全天下人都交口称赞自己的才能。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自己就没有遇到过对手,那一年状元的桂冠毫无疑问地落到了自己的怀里。
然后顺顺当当地进了翰林院,他也是晋升得最快的那一个,因为他不仅能力强,还灵活懂变通,凡是对自己有用的人,他都能将那人的喜恶摸得一清二楚,然后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就能让其为自己所用。就算对有些人单单投其所好没有用,那也无妨,只要自己也能针对那人所厌恶的人或事大加批判,再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用不了多久也就会被那人纳入“自己人”的范畴了,那自己人帮自己人还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虽然牟和卿升得快,但是因为他的能力确实不错,所以倒也不至于无法服众。牟和卿自认为自己已经无师自通了一套为官之道了,能力加上人情,定能让自己在这朝堂之上所向披靡。
后来他入了阁,成为了当时年纪最小的阁臣,说一句风光无限风头无两也毫不为过。
可是入了阁之后,他就要与蔺博延直接打交道了。这个只比牟和卿没大几岁的人,在当时已经是朝堂中的股肱之臣了。
虽然牟和卿接下来的仕途,基本上可以说就把握在蔺博延的手心了,但牟和卿也是一点都不虚的。官员之间关于蔺博延的传闻有很多,牟和卿自然也是听说过蔺博延参加的那一届科举考试,蔺博延打遍天下无敌手,探花虽然是第二名,但比起他这个状元也还是逊色了太多,因此蔺博延是钦点的阁臣,直接入阁。
牟和卿一向自傲,他觉得自己与蔺博延在才能之上并没有差多少。再加上由于牟和卿升迁得很快,身边自然也是少不了愿意对他溜须拍马之人的,而在那些人的嘴里,牟和卿完全就是第二个蔺博延。其他人虽然说话并不那么直接,但也都是对他大加赞赏,尤其在知道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阁臣之后,他们都认为牟和卿迟早有一天能爬到跟蔺博延平起平坐的位子上去。
牟和卿自然知道蔺博延权倾朝野,但先皇之所以敢这么倚重这一个人,自然是对他的性格人品和能力都有着绝对的信任的。而牟和卿认为,自己之所以要从翰林院开始做起,也正是吃亏在了这一点上。
如果自己的家世也能像蔺博延一样,祖上三代忠良,全家都是大褚朝的忠臣良将的话,以自己的能力,别说直接入阁了,估计还能直接得到一个跟现在的蔺博延差不多的官职呢!
虽然自觉的被家世拖累,但牟和卿也不气馁--虽然他无法从一开始就站在祖辈的肩膀之上与蔺博延平起平坐,但他在翰林院蹉跎了几年之后,不也还是顺利成为了阁臣了嘛?他与蔺博延之间的较量,从现在起才算正式开始了,他要让这个只会吃祖辈老本儿的少爷和以家世取人的皇帝知道,谁才是最厉害最有才能的!
虽然入了阁,但当时的牟和卿最年轻也资历最浅,蔺博延虽然也没比他大几岁,但人家已经是“阁老”了,就连那些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也都对他点头哈腰的。
牟和卿非常着急,因为自从他入阁之后,他的仕途就止步不前了。
牟和卿自然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他认为是阁中的老臣太多,这些人一是很难接受新鲜事物,二是无法接受比他们年轻这么多的人爬到他们的头上去。蔺博延也年轻,但他有三代忠良这个好底子,老臣们也能以此为借口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但他牟和卿就不同了,没家世没背景的小年轻,自然就会被老臣们打压。
而褚朝的官员制度十分完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个官职上的人数都是有限的。牟和卿也是因为先前有个阁老告了丁忧,他这才有了顶上来的机会。可是入阁只是他实现野心的第一步,如果以后每一次的晋升都要等头上的那些老头子告老还乡,那他要等到什么时候去才能跟蔺博延平起平坐啊?
牟和卿权衡利弊,决定还是得从蔺博延下手。
蔺博延如今是官员之首,大臣们都服他,皇上也听他的。就算他不愿意与自己平起平坐,但只要他点头,自己再往上升个几品那肯定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