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向玄宗讲了吐蕃侵犯边境的事,唐玄宗有些吃惊。在唐玄宗看来,十一岁的尺带珠丹,一般不会真的发动战争。
尺带珠丹的父亲杜松芒波杰执政的早年时期,吐蕃有一位战神级将军,就是论钦陵。在唐高宗时期,唐朝大将薛仁贵,因寡不敌众,副将郭待封配合不当等原因,于大非川之役惨败于论钦陵之手。一代名将薛仁贵,自此被唐高宗贬为庶民。高宗令宰相李敬玄带18万大军,征讨吐蕃,也被论钦陵的大军击败,打先锋的将军刘审礼被俘。幸亏副将黑齿常之带勇士夜袭吐蕃军营,才让吐蕃军队在论钦陵的主力未到之前撤离了。否则唐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于高原之地。李敬玄战后被贬为衡州刺史。
武周时期的一代名将王孝杰,与论钦陵交锋,也是败多胜少,还曾经被俘。后来郭元振向武则天献计策,派使者向赞普求和,暗地里向吐蕃百姓宣传唐朝的和平友好意愿,以及论钦陵想依靠战功掌控吐蕃的野心。吐蕃百姓厌战已久,对论钦陵的好战和野心非常反感。赞普杜松芒波杰继位时年幼,论钦陵摄政已久。那一年,杜松芒波杰已成年了,忌惮论钦陵战功。
杜松芒波杰调论钦陵到边境,趁机铲除了论钦陵在逻些周边两千多党羽,并召论钦陵回逻些。论钦陵不敢回去,在边境想起兵反抗,但他的部将却忠于赞普不愿起兵。一代吐蕃战神论钦陵无奈自杀。其儿子逃到大唐,后来在大唐军中成为将领。
唐玄宗对吐蕃的忌惮,主要是来自那位吐蕃战神论钦陵,他虽然去世多年,但是他的带兵能力,战术策略,有没有影响到后来的将领呢?玄宗想,大将坌达延和大伦乞力徐,多半是研究过论钦陵的军事经验。
唐玄宗说:“十年前亲征六诏西洱诸蛮的杜松芒波杰,在军中去世,不满一周岁的尺带珠丹即位,祖母没庐氏赤玛类摄政。这位老太太还是比较友好的,她摄政八年来,与大唐是和平的。她去世才两年,十一岁的尺带珠丹,竟然就发起战争了!”
姚崇将右手伸进左衣袖里,将左衣袖里面的口袋中,放的奏报拿出来,双手递给唐玄宗:“陛下,这是郭知运和王晙,分别从渭州和秦州发来的两份奏报。请您过目。”
唐玄宗接过两份奏报放在桌面上,仔细读了一遍。他说:“朕之前按照解琬的建议,让朔方军副总管,陇右群牧使王晙防守秦州,让郭知运防守渭州了,这两地离着吐蕃军侵犯的边境之城兰州,一个六百多里,一个近八百里。很显然,吐蕃军有意避开了这两地的军队。但是陇右军大总管,鄯州都督杨矩,离着兰州才二百里路,何况吐蕃侵入兰州会经过鄯州附近,他杨矩竟然不抵挡!”
玄宗说到杨矩时,又使劲拍了两下桌子。
姚崇说:“陛下您息怒,臣以为现在应该调兵到兰州,攻打吐蕃军了。”
唐玄宗叹息道:“坌达延和乞力徐到底什么水平?我大唐有谁能打败他们呢?我大唐高祖和太宗时期的大将军,秦琼、李靖、李绩,这样的战神,现在是没有一个啊。就连能与薛仁贵,王孝杰媲美的都没有啊。郭虔瓘、郭知运、王晙,没有一个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啊。”
姚崇站在玄宗面前说:“是啊,解琬和贺拔延嗣,都年事已高退下来了,他们年轻时也没有以前的名将厉害。陛下您刚才说的几位,确实只是指挥过小规模战斗,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玄宗说:“姚爱卿你坐下跟朕好好讨论一下此事。你可否给朕介绍一位将领啊。你说陈玄礼行不行?”
姚崇坐在书桌南面的椅子上了。
姚崇说:“臣以为,陈玄礼最好不要离开京师。他一直在长安城周边保卫京城,现在主要任务是统领禁卫军,他也没有与外敌大规模作战的经历啊。”
玄宗说:“你有什么建议吗?难道朕要御驾亲征吗?”
不等姚崇回答,唐玄宗站起来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了提高士气,打一个大胜仗,灭一灭吐蕃的威风,朕打算御驾亲征!”
姚崇站起来说:“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万万不可御驾亲征啊。微臣给陛下一个建议,您考虑一下是否可行。”
“什么建议,你说就行。”
“重新启用薛讷,让他做抵御吐蕃入侵的大军主帅,让郭知运和王晙做副将。薛讷毕竟带过六七万以上的军队,抵御突厥,和契丹多年了。虽然上次他轻敌贸进,在滦河谷被契丹伏击,大败而归,但是目前来看,能带兵打仗,而且又资历老,有调动大部队经验的将领非他莫属。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会练兵。”
唐玄宗沉思片刻后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朕已经把他削去一切官职和封爵,贬为布衣平民了啊。”
“臣以为这并不难解决,发一道诏书,令薛讷以布衣身份,代理左羽林军将军,代理陇右防御使,这样他就可以带兵十万抵御吐蕃了。”
玄宗说:“朕要你起草一份诏书,一式三份,让三位轻骑兵,分三路送到薛讷、郭知运、和王晙那里,当面宣读。诏书内容是:因吐蕃入侵兰州,朕令薛讷代理左羽林军将军,陇右防御使。任右骁卫将军郭知运为陇右防御副使,与朔方军副总管,陇右群牧使王晙,在薛讷指挥下,一起率军抵御吐蕃入侵。”
姚崇说:“臣明白,这就去起草这份诏书。”
玄宗说:“再写两份敕令,一份敕令是给鄯州都督杨矩的,内容是让他把军队交给薛讷管理;另一份敕令是给河西节度使郭虔瓘的,令他准备好打仗,如果战争升级,朕会再下敕令通知他加入战斗,他要接受战时大元帅薛讷统领。”
姚崇说:“臣明白,我会把这两份敕令,和刚才陛下说的诏书,一起起草好,拿过来让陛下过目。”
“快去写吧,朕在这里等着你。”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m.38xs.com)盛唐风云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