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首页 >> 宋歌行 >> 宋歌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四公子 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 大明第一搅屎棍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美利坚的成功大师 明末最强走私犯 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 乱世边城一小兵 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蜀汉之庄稼汉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一百三十一章 两个子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33章 两个子厚

章惇浑身一颤,抽出手恭敬的长揖到地道:“殿下拳拳为民之心,臣焉敢辜负,是臣愚钝,只顾得自己的脸面,忘了达则兼济天下,才是君子所该为,臣尊殿下令,不再患得患失了。”

赵昉一听高兴的再次抓住他的手,连连摇晃道:“太好了!孤等着你将来……不对,这话不能说,不然孤又要被劝谏了。”

章惇算是体会到太子爷的另外一面了,暗自嘀咕一声:“这位有点不稳重啊,不知日后是福还是祸。”

不过已经答应了就再不能反悔,告退之后自去找自己的状元侄儿去了。

赵昉那边又找上张载,哈哈大笑着拉着人家说:“子厚呀,孤看你身子骨好像不大好呀,要注意身体,要不明日来我府中,孤教你一套导引之术?”

不错,章惇和张载都表字子厚,一个章子厚一个张子厚,好在宋代用的官话不是北京方言为主,而是河南方言。

章和张发音有些不同,章发Z的音,张却是D的音,不然还真会搞混。(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家乡话的发音杜撰的,不过福建话本身就是唐宋官话遗韵,还真可能是真的。)

张载不好拒绝,可又不愿跟太子牵扯太近,迟疑着回道:“臣不敢为殿下学生,授艺之恩有如师徒,还是不用了。”

赵昉哈哈一笑道:“子厚此言差矣!兄乃天子门生,孤是当今之子,咱两应该是师兄弟才对,师兄难道不能向师弟请教,这可有违圣人不耻下问之言呀!”

张载眼珠子差点凸出来,这完全是狡辩呀,可自己就是无法反驳,人家说的有理有据的,不是瞎扯。

从唐太宗开始,进士及第就被称为天子门生,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不容否定。

既然是当今天子的门生,那跟皇子就是同辈,自己年长于赵昉算是师兄没毛病呀。

师兄向师弟请教不是可耻的,而且孔圣人的确要求弟子,不懂的学问应该向懂的人请教,不能因为对方身份高低而自矜。

无奈的张载只好答应,明日一定登门拜见,赵昉马上否定道:“不是拜见是拜访,都说了咱们是师兄弟。”

“好吧,是臣错了。”

“嘿嘿,这就对了,不过不在朝堂不应该自称臣,应该说为兄才对。”

张载走了,他根本不明白自家太子爷为何死皮赖脸的缠上自己,自己虽然才名不俗,可也不至于让太子另眼相看呀。

“不对!听闻太子殿下跟范相关系很好,难道是范相跟他提起过我?”

回到旅馆的张载突然想到这,还真有可能。

张载很早就出名了,康定元年范仲淹坐镇永兴军,听到张载的大名,特意请他见面交谈儒学经典。

两人就此认识,范仲淹对他的才学赞不绝口,庆历元年张载向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建议西北军对西夏的战略对策。

范仲淹虽然对他的建议很欣赏,但却劝告他不要把心思放在军略上,现在的他应该把心思放在经典上。

因为范仲淹认为,张载有成为儒宗的希望,不能因小失大。

听从劝告的张载,从那以后开始,不再谈论兵策,而是把全部经历投入儒学研究当中。

后人或许会认为范仲淹这劝告很迂腐,张载明明有统帅的资质,为何不让他继续学习兵事,还去读那儒家着作去。

殊不知在古代的士大夫看来,任何开疆拓土的功勋,都不如传承文化的功绩。

还是那太上三不朽你看看就知道,最高的是立德,其次是立言,最后才是立功。

其实老祖宗这思想是正确的,再大的事功不过是一时的鼎盛,而文化传承则是子孙千秋万代的事。

一个国家灭亡了还有复兴的机会,但一个民族的文化没了,那就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子子孙孙不得出头。

这道理在中东最能体现,波斯文化没了,伊朗再也不是那个强大的民族,只能成为阿拉伯国家的一员。

以色列灭亡了,但犹太人的文化还在,就能再次建立一个以色列国,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而中国被人一次次按在地上摩擦,还能一次次的站起来,不就是儒家文化一直都在吗。

后人可以质疑传统文化的缺点,但不能全盘否定它,否则印度和波斯就是我们将来的下场。

文府当晚,文彦博叫来张载沉吟道:“子厚还要在京待诏候选,不如在相国寺,为士子们讲讲易学。”

文彦博知道张载,当然是从范仲淹那,张载进京赶考也去拜访过他,双方交谈的只有学问问题。

对于张载对《周易》的研究,文彦博很是欣赏,这才有了殿试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的叫过来,商量让他讲学之事。

张载自然不会反对,这是既宣扬自己学术,又能帮助到别人的时。

宋代有个很优秀的传统,那就是讲学,而且这讲学跟后世完全不一样,后世要钱还讲的不知所云。

可宋朝的名士讲学不要钱,而且听讲的人觉的跟自己理念不同,还可以争论。

宋儒没有唯我独尊之人,更没有不容反驳的儒者,每一位开宗立派的学者,都是从跟不同意见之人争辩中胜出来。

宋人管这叫辩难,就是被后人诟病的程朱理学也一样,无论程颐程颢还是后来的朱熹,都参加过辩难。

辩难自然不是后世那种耍嘴皮子的胡搅蛮缠,而是在理论上辩驳质疑者,要说的别人心服口服才算胜利。

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不用你去争辩,就会被众人鄙视轰出去,因此可以说宋代是个学术氛围极为优异的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可以跟大宋一争短长,其余的都是笑话。

当然这笑话指的是对文化的包容性,对言论的自由度,没有文字狱也不需要和谐。

人们只要在大众的道德范畴内不逾矩,爱说什么都行,也就是这种氛围,宋朝的皇帝才会被人喷也泰然处之,从不以言论来怪罪臣民。

“对了文相,太子殿下让我明日去太子府,向他请教导引之术,您看这事?”

喜欢宋歌行请大家收藏:(m.38xs.com)宋歌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第一仙 官狱 攀高枝 庶女有毒 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 老婆乖乖,把门打开 共妻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全球冰封:我打造了末日安全屋 换亲赚翻了!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重生60带空间 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 一把大狙闯大明 人族镇守使 修复师 巅峰官途: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和我的合租女室友们 
经典收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黜龙 我的公公叫康熙 家父汉武帝! 大唐:李二,还钱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衣冠不南渡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奋斗在沙俄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一品布衣 大明:殿下请登基 季汉大司马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统一天下从召唤猛将开始 
最近更新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九重天续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大唐:公主逆天路 烽火燃情山河虹 三国军神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秦始皇荡平六国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宋终:一拳镇关西 明朝皇帝往事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情牵盛世恋歌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