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来到常德府,李宁安便眼馋的紧,府学中自然有原文,可是名家注释给予的理解和参考却大不相同。
别地的书籍到常德府需耗费许多时日,江南的书肆种类是最丰富的。
可惜的是,那里书院更多,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在市面上疯抢。
名家所着自然是通通收入囊中,虽说这些书院将书册置于高楼保护很好,但却严重限制了书籍内容的流通,往往很多名着到最后竟然都成了孤本。
寻常藏楼都是木质结构,往往一次走水便让先辈的心血尽失,属实悲哀。
李宁安翻了几页,又把书递给韩启,韩启看过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选好之后,上前付账时,韩启特地将李宁安买的十刀纸给付了账。
李宁安与韩启对了个眼神,转瞬就知道他想的是啥。
李宁安眼下手中的钱财确实有不少,这半年地里的租子大伯直接提前给了他。
钱财倒是不缺,不过他花钱很是克制。
主要大头都在买书买笔墨上,今日买书加纸墨更是与掌柜好好讲了讲价。
书肆的掌柜每次见到李宁安都很头疼,一般的文人骚客最忌讳满口银钱,往往都是一口价。
可是李宁安却总是压低他对读书人的心理预期。
看了眼新进店的徐公子,掌柜的才重新展开了笑颜。
这位公子可不像李宁安是个不吃亏的主,花钱是抠抠搜搜的,他花钱可是大方的很。
顿时,脸上堆满了笑,亲自迎了上去。
喜欢别问,我科举请大家收藏:(m.38xs.com)别问,我科举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