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交代的事情,郝栎办事还是非常靠谱的。
一个星期就给了准信,李毅他们也认识。
此人叫江卫国,是海城本地人,在一家国营厂子上班。
郝栎把家里的电话给了对方,让他直接给家里打电话。
就说他媳妇需要他帮忙办事。
江卫国连什么事都没问,就痛快的答应了。
两边通上电话,花圆圆拜托对方帮忙找房子,要在海城买房子。
江卫国仔细问了要求,大小位置具体想要什么样的。
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产权明确能过户的私房就行。
……
两人聊了挺多,决定先在他家附近和单位附近找,以这两个点为中心往外扩散。
等江卫国那边找到房子,花圆圆就安排人过去。
如果附近没有合适的,位置无所谓。
电话里花圆圆没有跟对方谈报酬之类的。
江卫国这边办事很有效率,一个星期之后就电话过来说找到五个要卖的房子。
此时的海城住房是非常紧张的,江卫国一家人和父母兄弟挤在一起,他家就一个房间。
海城换房的很多,房子却不好卖,有想卖的并不好卖。
比如全家因工作调动迁往外地的,房子想卖都没人买,穷啊没有那么多钱。
有钱的也不买,单位分房还自己花钱买的是傻子。
还有出国留学不回来的,想处理国内的房子。
去房管所外面转悠,公园里互换信息,电线杆子上贴的小广告。
江卫国除了上班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外面打听。
一天三顿饭急忙吃一口就跑出去,老晚才回来,帮战友办事很上心。
花方方接受老姐的紧急培训,小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有空就拿出来念。
老姐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他一定要给办好了,不能掉链子。
拿着巨款,还要把海城的房子都写在他的名下。
老姐说了肚子大了不方便外出,先写他的名,等以后再换成老姐的,不换也行。
房子的处置权,就是这些房子要怎么办,在老姐手里。
花有才自从知道了闺女想去海城买房子,还偷着给女婿打了电话,让劝着点,大着肚子呢。
知道闺女是派儿子出去,心才放到肚子里。
大着肚子也不消停,闺女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接到江卫国消息的第二天就去火车站买了火车票,介绍信找村长帮着开的,火车票是加钱从黄牛手里买的。
李毅和孟滔陪着花方方去海城,拿的现金,三人一人两包现金。
花圆圆给老弟的任务就是把钱换成房产证给带回来,他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有问题拿不定主意随时给她打电话,他在海城的时候,她在家里守着电话。
离开前的头天晚上,花圆圆给即将出差的三人,开了一个小会。
“第一,最重要的一点,安全第一,钱可以没了,房子可以不买,人必须要回来。”
“跟人家当面说,诚恳的有诚意的表达咱们的意思,希望人家帮着管理海城的房子,坏了帮忙修理,出租收租金,不耽误人家的正常工作,这个就是兼职。”
“工钱这块,他现在工资多少咱就给他开多少,奖金另算……”
如果对方愿意全职更好,不过可能性不大。
会议精神主要就两点,安全,把人请到手。
三人看起来听的是很认真,花圆圆之所以没在电话直接说雇人家干活,是觉得不够诚意,没有礼貌。
当面谈,让人感觉到被重视,别弄的跟个暴发户似的,人家心里不舒服。
海城本地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其他人都是乡下人。
现金都是十块的,外面用报纸包了好几层,外面用衣服包裹着放在包里。
一人两个包,花圆圆给他们总共带了八万。
花方方夜里太激动了,没睡好,第二天上了火车没多久就睡了,打着小呼噜睡了一路,心大的很。
李毅和孟滔就没这么好命了,两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八万呀,卖了他们也没有这么多钱。
花家姐弟来心都够大,也不怕他们拿着钱跑了。
媳妇孩子还在人家那呢,跑不了。
经历了十五六个小时,列车终于到站,车上热呀!堪比蒸笼。
夏天比冬天还受罪呀!
江卫国见到了多年不见的战友,还有郝栎的小舅子。
很是感慨,多年未见,一见面一开口说话,熟悉感又回来了,还是遥远记忆中的那个人。
没在外面多逗留,江卫国带着他们去了厂里的招待所住下,出去外面买了早饭在房间里吃。
豆浆、生煎、油条、小笼包摆了一桌子。
花方方睡了一路,一点东西都没吃,饿坏了,早饭吃的狼吞虎咽。
李毅他们三个说着这些年的生活。
“在十里村呢,郝栎家的整了一大摊子,帮着干活。”
“你咋样?”
“就那样,讲究着过。”
“郝栎家的让你有空去京城耍,给你报销路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