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满注意到秋苗手背上的红疹,立刻抓起来,往上一捋袖子,发现秋苗手臂上布满了许多红点。
“怎么长了这么多?”
“什么时候长的?”
秋苗不好意思地收回自己的手臂,耳朵悄悄红了。
旁边照看孩子的秋苗爹无奈地说:“孩子身上更多。”
李满满赶紧起身,走过去看孩子。看了一眼,就叫起来。
“这不行……”
“屋子太热了!”
“给孩子都热成了这样!”
刚出生两天的婴儿还不能随便抹药,她的肌肤很娇嫩。长出热痱,是因为屋子里太热了,不透气。
“娘,爹。”
“不如让孩子和秋苗搬回牛棚里面吧。”
李满满开口提议道。
她害怕继续再待下去,秋苗热得受不了中暑,更重要的是孩子。
而在牛棚那边,气温要凉快一些。若是感觉到凉,孩子大人过去,多穿上一件衣服。
她还怀疑一点,就是秋苗可能在牛棚里习惯了,所以在牛棚的时候好好的。而因为很不适应村里的气温,才会长热痱。
刘槐花家门口风大,需要经常关着门,关上之后,屋子里又闷又热。若是不小心着凉,得了热感冒,大人小孩都得遭殃。
秋苗爹看向刘槐花,刘槐花蹲在墙根角,思考了一会,才开口。
“住在牛棚那里,恐怕不方便……”
“哎,什么都不方便……”
秋苗爹也觉得这里热,上一次去牛棚,就感觉那里明显比村子里凉快许多。
“你爹过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刘槐花长长叹了一口气。
李满满想了想说:“那要不一起过去住。”
“只要爹和娘,不嫌弃我们牛棚破。”
刘槐花抬起了头,她看着李满满,在思索可行性。
秋苗爹直接开口说:“我是无所谓,我肯定要去照顾儿子和孙女的。”
“秋苗妻主一个女人,也做不来照顾男人的细活。”
“还有一个,我是有些看孩子的经验。万一娃儿有个头疼脑热,我也能早点发现。”
“牛棚那边靠近河,娃儿会受冻吧。”
刘槐花说。
“娘,我给牛棚周围搭了墙,河风吹不进来。”
李满满说。
这两天她也没有闲着,除了早上去集市卖东西,中午回村里看秋苗,剩下的时间就是给牛棚建造墙壁。
因为上一次经历暴雨的缘故,她不想让风雨再飘进来,就利用下午的时间砍来一棵棵竹子,劈成两半,再把它们挨个用绳子捆绑起来弄成竹筏一样的造型,最后把它们埋进墙边挖好的坑里,建成一排竹墙。
这个竹墙做起来很简单,就是运输竹子有些费时间。
她已经建造了两面墙,一面对着北边的河,一面对着东方,剩下的材料,应该可以做一扇门。
“妻主,你若是不嫌弃,就和我们过去住一个月。”
“等秋苗身子骨好了,我们再回村里来。”
刘槐花叹了一口气。
主要是得有人看家。
她害怕家里人都走了之后,遭贼。虽然也没有几个钱,就害怕粮食被人偷了。
秋苗爹过去了,也没有人给她做饭了。
她又不会做饭。
眼下,肯定也不能去邻里去蹭饭,家家户户的粮食那么紧迫。
再一想,没有秋苗爹。自己一个人,一个多月面对一个空荡荡屋子,也挺难受的。
“行吧。”
刘槐花同意了。
李满满和刘槐花商量好了,秋苗也没有了意见。
他是倾向于回牛棚那边的。
一是在那边住习惯了,二是又怕村里人说闲话,还有一个就是李满满在那边。
这两天,和她分开后,很少见面了,他很想和她待在一起。
说搬就搬。
刘槐花和李满满在屋子侧墙的一堆木头里,找到两根手臂粗的长木棍。用床单裹在上面,绑住四个角,做了一个简易的扁担。
她们准备把秋苗抬过去,这样能避免碰到他的腹部伤口。
秋苗爹在屋里收拾东西,他先把自己和刘槐花这两天换的衣服打包,其实两个人经常穿的也就那两身下地的破旧衣服。
又把前几天李满满带回的那个用蓝色方块布包起来的包裹收拾收拾,重新给绑好。
当时打开李满满拿回来的包裹,发现里面竟然有这么多漂亮衣服的时候,秋苗爹和秋苗都惊住了。
里面放了很多衣服,虽然是穿过的,布料却很好,很新,一处破损的地方都没有。
不再是粗布麻衣,而是上好的棉花织成的棉布。既柔软,贴身,又透气。
不管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都是好衣服。
他数了数,小孩的除了一个襁褓外,有六件衣服,大人的,有三件。
小孩的衣服很小,却收藏得很完整,像新的一样。一个漂亮的红色肚兜上面还绣了一朵白色的睡莲。
除了肚兜外,就是孩子的小衣服了。上衣,裤子都有,都很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