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的继续进行,观众们终于发现,这场比赛,阿森纳和曼联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打法。
曼联打得很曼联,或者说很像本赛季的阿森纳。两翼齐飞,大开大合。
他们的双边路,瓦伦西亚和纳尼,频繁冲击着阿森纳的边路,双鬼拍门,势不可挡,维尔马伦和朱鲁的防守岌岌可危。
就连出现在中前卫位置上的老将吉格斯,活动位置也大量出现在边路。
曼联真正负责传导球的,只有老将卡里克。他的位置略微拖后一点,负责梳理球权。
而阿森纳在本方半场和曼联半场的表现截然不同。
他们一反常态,打得耐心、细致,在自己半场和曼联的逼抢球员玩起了套圈。
而当足球通过中场传递到前场时,他们又毫不留情地冲击着曼联的防线。
这场比赛,阿森纳的核心是三十二岁的捷克人:托马斯·罗西基。
罗西基自从伤愈复出以来,一直状态平平。他在场上梳理梳理进攻,消化一下球权的作用尚可,但却始终没有拿出来昔日绿茵莫扎特的光彩。
或许是强敌激发了罗西基的斗志,今天的捷克人,光彩夺目。
那次极其飘逸的反击就离不开罗西基的穿针引线。事实证明,那不是罗西基的灵光乍现。
这场比赛,绿茵莫扎特拉起了奏鸣曲。
丢球之后的阿森纳在毕书的暴怒斥责下,没有习惯性地陷入崩溃模式。这也要归功于罗西基。
作为一名老将,罗西基通过他的传带控球,成功地稳住了阿森纳的节奏,重新组织起了进攻。
而球迷们更是惊讶地发现,罗西基的身影……贯穿了整个球场。
他不仅屡屡回撤到本方半场,帮助后卫出球,而到了前场之后,依靠聪明的跑位,罗西基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进攻组织者,发起进攻。
他同时承担了拖后组织核心和前场组织核心的责任。
今天,罗西基是阿森纳当之无愧的真核。
而绿茵莫扎特发挥出他真正实力的结果就是,阿森纳昔日的遗风又回来了。
“阿森纳组织进攻,科斯切尔尼把球交给罗西基。”
“罗西基面对曼联球员的逼抢,分球,给到宋。”
“宋没有向前起球的空间,回给维尔马伦。”
“维尔马伦再给科斯切尔尼,科斯切尔尼交到朱鲁,朱鲁直传——罗西基!”
“罗西基准确地把球输送给了拉姆塞,阿森纳开始了进攻……”
解说员一边念叨着,一边感慨“罗西基”这个名字今天出现的频率太高了。阿森纳的进攻,几乎就是后场转一圈球,给罗西基,再往前传递。
罗西基的盘带能力很出色,他虽然身材瘦弱,但对抗能力不差。曼联的两名中场卡里克和吉格斯也不是钢筋肌肉棒子男,直面这两位老将,罗西基并不怕。
而他的传球功力愈见精纯。曼联球员很快发现,阿森纳把球传递到自己半场太容易了,而这要归功于罗西基出色的盘带和传球。
比赛才进行了不到半场,罗西基的传球数已经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了。传球准确率更是高达九成。
他一个人,串联起了整支球队。
曼联对阿森纳很头疼,阿森纳也对曼联很头疼。
今天的曼联,也有一名老将发挥很出色。
他就是迈克尔·卡里克。
就像毕书把球队的核心重任交给了托马斯·罗西基,弗格森也超级自信地把核心的任务交给了老将卡里克。
大开大合的两翼齐飞体系,意味着曼联的主要兵力都投放在了阿森纳的半场。而嗷嗷待哺的边锋和前锋们,都指着卡里克来喂球呢。
卡里克,作为拖后中场,发牌大师,同样承担了极其恐怖的传球任务。
而他做得很好。
尽管亚历山大·宋在毕书的授意下,对老将卡里克频频压迫骚扰,但久经沙场的卡里克把喀麦隆人的压迫处理得很好。
他依然能出得了球。
比赛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两名老将的对决。他们是两支球队的发动机,是场上真正在博弈的大师。
罗西基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拿到球了。他几乎是承担了一个B2B中场的职责,再次回到后场接球。
亚历山大·宋出球的短板被曼联针对得不轻。喀麦隆人一脚横传把皮球塞给了罗西基。
吉格斯和纳尼的位置已经逼了上来。边中结合的防守,不给罗西基轻易起球的机会。
更别提身后还有鲁尼和维尔贝克,他们谨慎地停留在阿森纳的后卫线之间,等着罗西基回传犯错。
罗西基带了几步球,只觉得围绕着自己的包围网越来越紧了。吉格斯尚且小心地守住位置,纳尼已经忍不住要上来逼抢了。
罗西基放弃了加速突破的想法,他原地停留了一下,似乎在犹豫。
纳尼立刻冲上来逼抢,而吉格斯看着捷克人毫无表情的脸,喊了声:“等等……”
纳尼的身子还没压上来,罗西基早有准备,往后一拉球,转身跟前冲的纳尼形成了一个双螺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