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谈花弄影

首页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贞观小闲王 箱子里的大明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流氓帝师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大唐秦公子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大唐:开局拯救小兕子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谈花弄影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全文阅读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txt下载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章 初论政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奉天殿作为大明早朝议政之地,修的就是两字,大气!

殿内站着百余大臣,仍显得空旷。

"臣有本奏"。

李善长从队列中走出。

"陛下,如今中原已定,皇明初立,百废待兴,微臣建议应当完善六部制度,尽早使六部运转,安定天下,与民休养,使天下百姓归心。"

李善长说完退回队列。

"诸位大臣有什么想法",老朱淡淡的道,说话声音不大,却震耳欲聋,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工匠,现在就知道利用回声原理了。

"陛下,臣以为应当承袭汉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致使百姓安康富足,国家强盛,盛世可期"

"臣附议"

"微臣附议"

"......."

刘伯温说完,底下大臣纷纷附议。

早在之前,老朱就和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商议过,现在大家纷纷支持,就表明老朱心中也是倾向于承袭汉制。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朱标话音刚落,底下顿时安静,纷纷侧目,对于朱标在这里,诸位大臣并不奇怪,只当老朱是想让太子多学学政事,耳濡目染。

"请问各位大臣,承袭汉制是全盘照搬吗?"

李善长作为老朱的再世萧何,连忙站出来。

"太子殿下,当然先要全盘照搬,我们的情况和汉朝差不多,天下大乱,连年战争,民不聊生,汉朝通过无为而治开创了文景盛世,有现有的制度,我们为何不照用,即使现在情况有差别,制度不适用,那以后还可以进行改制,完全无伤大雅"

李善长说完没有看朱标,而是看着龙案上的老朱。

"父皇,文景盛世用了多少年,百姓们还要等多久"

文景盛世用了两代人,要是按照正常时间算,那时候朱标在不在都难说,更何况文景盛世那叫盛世?靠和亲来的盛世,朱标不想要,盛世是靠拳头打出来的,是靠国家的综合国力。

老朱眉毛轻挑,示意朱标继续说。

"承袭汉制不是不行,我们现在的三省六部都是取隋唐之法,但儿臣以为,不应该全盘照搬就草草了事,每一项制法都应该拿出来推敲,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太子殿下,这每一项制法都繁杂无比,如果经过一番推敲,不知要用多少时间"

杨思义出声道。

杨思义是户部尚书,管理着老朱的钱袋子,目前朝廷北伐,要用的钱财粮食开销非常之大,虽然有老朱实行的军屯制,也只能维持现状,而且现在老朱当了皇帝,这开销就更大了,国库相形见绌,杨思义作为户部尚书,就需要新的财政收入,在王朝税收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只要有相应的治法,就可以很快开通一条财政收入,一旦拖太久,很可能导致国库空虚。

"杨尚书,请问汉法关于税制是怎么样规定的。"

"汉法征收以田赋,徭役为主的农业税,其次是商业税为铺的银两,矿产等税,各个税法按照当时的规定征收......"

杨思义作为户部尚书,对先朝税法还是知道一二。

"如何征缴,征税缴纳都是何物?"

"农业税以粮食征收,商业税可就多了,可以是粮食,银两,布匹等,征收上来由朝廷折合银两....."

"杨尚书不觉得这税法很繁杂,对朝廷效率太低,对百姓太严苛了"

"这......."

朱标和杨思义这一问一答,老朱都看在眼里,这元朝的税治腐败不堪,贪官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老朱心知肚明,如果明朝也和元朝一样,到了后期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到杨思义被难到了,随即开口。

"标儿,你有好法子就说出来,咱...嗯,朕和诸位大臣都参考参考"

"儿臣以为,可以实行一条鞭法"

"何为一条鞭法?"

杨思义好奇道。

"一条鞭法有俩点,一,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统一征收银两,并按亩折算缴纳。二,前朝的按户丁派役转变为按地丁派役,即部分徭役摊入田赋征收,同时采用雇役替代传统的劳役制度"

众多大臣听完,全部沉思起来,龙案上的老朱也是一脸思索。

朱标的这一条鞭法可是后世大明名臣张居正的杰作,至少为大明续命五十年,现在提出来效果应该更好,这也只是一时之策,没有解决税法的根本问题,好在现在是明朝初期问题不大,朱标也没想一步到位,现在朱标得在朝廷立住脚,取得老朱的信任。

"善长,标儿的税法可好?"

老朱的话语打断了李善长的思考。

"陛下,太子之法,前无古人,臣不好评判"

李善长现在还不知道老朱的态度,直接打起了太极。

"杨思义你说说"

老朱语气冷淡对杨思义的说道

杨思义心中叫苦,说不好得罪了太子,以后没有好日子过,说好万一老朱不同意,岂不是撞刀口上,也不能像李善长打太极,毕竟在其位谋其政,自己可是户部尚书,税法本来就和户部息息相关,自己说不知道,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第一仙 官场之绝对权力 攀高枝 官狱 村夜 灯花笑 谁家宠妾不作死啊 大一实习,你跑去749收容怪物 重生:权势巅峰 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 宋檀记事 年代大小姐的囤货日常 四合院艰难生活 刚成教父,你说这是霍格沃兹? 误嫁豪门,闪婚大叔宠爆了 快穿:好孕爆棚,帝王掌中宝 穿越七零随军后我被最强战神娇宠 快穿:炮灰男配不走剧情 强势锁婚:傅少罪妻她又怀孕了 我都死遁了,男主们把我骨灰扬了 
经典收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唐人的餐桌 黜龙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战国藤原幕府 留里克的崛起 家父汉武帝! 大唐:李二,还钱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 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三国江东霸主 风起刈羽 都市极品猛男 我在大唐开盲盒 季汉大司马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最近更新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穿越大宋娶公主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鼙鼓揭天破宋来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废柴趣妻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谈花弄影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txt下载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最新章节 -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