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梓以为是宋家人不允,并非宋衍对她无意,所以,她一边在后宫里挣扎,一边寻找机会欲与宋衍私定终身,宋衍几番拒绝,皆无法令宋梓死心,无奈之下只得告诉了宋梓身世的真相。
宋梓崩溃,既不肯相信她爱慕的人竟是亲生哥哥,也接受不了自己的生母竟是军妓罪奴,于是,宋梓将全部的怨恨转嫁在了父亲宋清汝身上。
宋清汝自知愧对女儿,恰逢边关战事又起,便自请出战,并奏呈皇帝,若他战死,请善待宋梓。战报传来,宋家军获胜,宋清汝为国捐躯,皇帝履行承诺,册封宋梓为皇后。
宋梓内心阴暗,偏执暴戾,终其一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幻像里,只谋划了两件事。
一是得到宋衍,二是除掉温芸。
然而,以行恶对抗天道,因果轮回,结局注定是一场空。
……
朝廷兴建女学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一重大的政治举措,想当然,引发了天下女子和学子的热烈讨论,结果自是褒贬不一,有赞扬君主开明的,有唱衰女子误国的,但汇总全国十几个主要州府的情况来看,支持者是远高于反对者的。
因为,有穆青澄珠玉在前,她以女子之身,力破国案,匡扶社稷,她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天下无人不信服!
而典范的作用,便是给天下女子竖起了一根标杆,点亮了一盏冲破前路黑暗的灯,让女子们知道,除了为人母,为人女,除了高墙后宅,除了琴棋书画、刺绣女工,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明理,可以去闯一条不被世俗所定义的路!
于是,趁着民意沸腾,天时地利人和,悉数俱全的时候,宋纾余发动监察院、翰林院、六部、大理寺、京兆府,联合上书皇帝,增设女官,制定女子入仕的准则、晋升、考核等诸项事宜!
尤以刑部尚书秦松阳和大理寺卿陆询为最,二人力荐穆青澄入朝,成为首位入仕女官!
“皇上,微臣认为,穆青澄可以胜任大理寺任何职位,恳请皇上和户部考虑大理寺!”
“皇上,梁若鸣外放后,刑部空缺尚未补足,更需要穆青澄来刑部效力!”
陆询和秦松阳争个不休,宋纾余难得没有生气,他对自己也是十分佩服和满意的,该吃醋该争取的时候,分毫不让,该为穆青澄前程考虑的时候,绝不小心眼儿。
最终,皇帝一锤定音,“即日起,刑部增设悬镜司,赐封穆青澄为悬镜司主官司案,辖正四品,负责全国疑难悬案的复核、督办、查办!”
穆青澄心潮澎湃,跪行大礼:“微臣穆青澄,必不辱使命,不负皇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皇上,又添肱骨,此乃皇上之福,社稷之福啊!”
“刑部如虎添翼,秦尚书如愿以偿,实乃可喜可贺啊!”
“恭喜穆司案,日后同朝为官,还请穆司案不吝赐教!”
“……”
在一片喜庆声中,皇帝龙颜大悦,扬声道:“今日,朕还要赐封一人!原大理寺卿穆严,在位期间,政绩卓越,为查办‘水云间’案、白璃案,毅然辞官,从事仵作十二年,兢兢业业,终破悬案,还律法公正,实乃我大周不可多得的忠义之臣!故而,朕决定,请穆严还朝,入主监察院,封正二品左都御史!”
“老臣穆严,叩谢皇上隆恩!”
穆严本以为,皇帝特召他上朝,是为了见证穆青澄荣封女官的高光荣耀,不承想,皇帝竟也厚爱于他,给了他一个惊喜!
穆严高升,实至名归,百官无人不服,由衷的恭贺,再度沸腾了金銮殿!
……
下朝后,皇帝单独宣召穆严,君臣关起门来畅聊了一番。
从国事聊到私事,皇帝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把话题绕到了宋纾余和穆青澄的婚事上。
穆严至此才算是听明白了,皇帝亲自下场,是想要为宋纾余保媒!
“穆卿,你有所不知,这一年多以来,朕是亲眼见证了宋纾余对令千金的用心,从生活点滴到前程谋划,无一不倾注了真心,他二人历经数次生死考验,感情坚韧,相互扶持,实在难能可贵。”
皇帝说到此处,眼里盛满了笑意,“再者说,宋纾余才华横溢,人品贵重,相貌亦是一等一的好,这几年,想与他结亲的贵女,那是多到不可胜数,但他从九岁起,便钟情穆青澄,一心一意,洁身自好,去年他们刚重逢不久,他便向朕求旨,给他们赐婚,而且不止一次。前些日子,朕的赐婚圣旨已经写好了,他又担心穆卿误会,以为他是要用皇权逼迫穆卿。倒是朕,瞧他可怜,忍不住想替他说上几句公道话,还望穆卿能给他一个机会。”
穆严听完,沉默了片刻,拱手道:“有劳皇上为小女的婚事费心,老臣愧不敢当。老臣有个不情之请,想请皇上作个见证,与宋家当面谈谈。”
皇帝欣喜,“朕允了。择日不如撞日,来人,即刻宣召宋国公、宋纾荇、宋纾余和穆青澄见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