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都是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
“如果不能有新的能源替代,等到矿产资源耗尽后,人类工业文明将成为昙花一现。到时候生产力的崩塌会导致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口灭绝。”
“剩余的人类将回到农耕时代和半技术时代,而且这一次倒退将是永久性的,因为那时候,蓝星的资源已无法支撑起一次工业革命了。”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朱元璋兴奋的和朱标讨论着改革的种种地方。
两父子滔滔不绝,没有停息。太多的想法出现在脑海里,不吐不快。
而朝臣们同样的在讨论着各个方面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即将面临的难题。
最后话语声逐渐变小,因为讨论到深处大家都感觉现行的儒家学派已经不再适合改革后的大明了。
国家不可能再去禁锢百姓的思想了。况且天幕播放的视频迟早有一天会告诉百姓们某些儒家思想的落后。
朱元璋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第一想法是皇权不能动摇。
朱标的想法则不同,他认为比起华夏民族的腾飞,家族,个人的兴衰远远不及华夏民族的重要性。
他甚至想到了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本质,那肯定不是为了皇权统治而诞生的。
然而对于改革后,皇权的处境,他也没有具体的想法,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到底会和皇权产生怎样的冲突。
不论皇权结果如何,改革不能动摇。
将目光投向天幕后,朱标眉头紧锁。
“工业革命的能源是矿产资源?”
“能源是何意?矿产资源是指铁矿?”
由于缺少具体的概念,对后世的词语还有很多不了解,只能根据天幕所说的来推测。
看到矿产资源耗尽后,他大概确定了矿产资源应该是野外挖的铁矿之类,可能都是地里能挖出来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有限的,挖完就没有了,所以天幕之前会有存量争夺的说法。
这些资源用完后,人类不能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就会重新回到农耕时代?
此时所有人都看到了天幕的说法。
一时间无数人都倒吸冷气。
全世界大部分的人都会死?
这个数字太恐怖了。记得天幕说过华夏有14亿人口,那么全世界会有多少?
如果死一大半,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那么未来该怎么办呢?
所有人都在心里问着这个问题,如果不能突破,那前面三次工业革命便毫无意义。
带着疑问继续看下去。
此时天幕的画面一变。
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出现,红色的热焰喷涌而出。一看便能感觉到它蕴含着可怕的温度。
火球在屏幕中逐渐走远。镜头画面在往回拉,然后出现蓝天,出现白云。最后落在地面上。
一艘巨大的飞船正建设之中。
旁白的语音出现:
“为了避免资源耗尽之前,人类被锁死在这颗星球上,目前唯一的希望便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和基于核聚变技术的宇宙航行技术。”
“有了它们,人类的活动范围可以从蓝星扩大到整个太阳系。这个范围的资源,数万亿倍于蓝星。”
“不但能解决未来两百年所需的资源,还能为人类发展走出太阳系的技术而争取时间。”
“这是太阳?”
“太阳是一个火球?”
“后世人怎么看到的太阳?”
“这么近的距离不会被烫死吗?”
人群里发出了疑问。所有人都感觉无比的震撼。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太阳表面的照片。
若是知道了太阳的真正的大小不知道会不会吓傻。
“可控核聚变?”
“宇宙航行技术?”
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想起华夏氢弹爆炸时的场面,天幕说过一个核威慑的词语。
唯一的希望?意思是可以控制氢弹爆炸的技术吗?
“宇宙是大海一样的存在吗?到宇宙中需要航行技术?”
此时任由他们想爆脑袋也明白不了宇宙的概念。
画面中那正在建造的巨大的宇宙飞船让古人惊讶到失声。
太强大了,人类竟然可以建造出如此巨大的飞船。
不止是大明,所有的时空节点的古人都沉默了。
他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天幕中的壮丽画面。
再看下去,他们才知道这个飞船竟然是用来飞出蓝星,飞到太阳系的工具。
难怪说资源耗尽人类会被永远困在蓝星。
如此规模的飞船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资源和能源。
看着画面中出现的太阳系各个星球,这里竟然有着比蓝星多上百上亿倍的资源。
难怪说只有飞出蓝星才能开采更多的资源,才能飞出太阳系。
“太阳系?”
太阳系之外还有别的地方吗?难道是天空中的星星?
那得有多少?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啊。
天幕这次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冲击古人的认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