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还是很疼她。
教导她读书,写字。
还教她刺绣。
当太太住进家里来的时候,府中多了丫鬟嬷嬷,而她因为年龄小,很多事情不能做,却依旧还是受到了太太的疼爱。
她不敢奢望太多。
她只能更加尽可能的,让自己不在人前彰显存在。
谁料到,今日在这种场合,太太要收她为义女!
这不仅仅是造化,而是她几乎没有了记忆的,在逃难路上,一一故去亲人的庇佑:“请喝茶。”
周姨娘接过茶:“今儿我本无什么准备,该有的后续一一补上,今日定下你我母女之实。我知你幼年太小,而遗落街头,一概家中信息没有了记忆,今日给你改个名字。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取悠宜二字为名,依我之姓。”
四周贵妇,不少有才学的。
瞬间知道这一句出自何处,这一句出自《诗经·大雅》,这个名字更有寓意与期待,寓意聪明伶俐,富有书香气息,是一个德才兼备大小姐。
可见,邹城君这是用了心的。
这个名字温柔大方,富有诗意。
周姨娘说完喝了茶,内心暗道:“我哪知道此句出自何处,这都是儿媳妇教我的。”
这个名字,就是秦可卿想到,暗中告诉周姨娘,周姨娘念叨了许久,生怕忘记。
周悠宜!
我有名字啦!
明珠,不,周悠宜强忍着喜悦、泪珠,恭恭敬敬的磕了头。
周姨娘笑道:“之后,你就住在我东面那个院子,到时候要你嫂子,给你安排服侍之人。”
周悠宜再次磕头起身:“是。”
“恭喜邹城君契女之喜。”
忠顺王妃,将手腕上的玉镯子摘下,交给周悠宜:“全当我敬贺之礼。”
今日,这些贵妇,只为参加卫国公府弄璋之喜,没带什么特殊礼物。
于是,这个拔下一根簪子当做贺礼,这个以步摇为贺礼,将周悠宜包围,周悠宜一一道谢,落落大方,众人大喜:“合该你有卫国公府富贵之命,这仪态,还真是自小培养,也培养不出来呢。”
......
卫国公府弄璋之喜、契女之喜,转眼过去一月有余,进入了十一月份。
这一日清晨。
卫国公府准备了一辆马车,秦可卿登上马车,从贾珞怀中接过贾芃,周悠宜跟着上了马车,贾珞则是翻身上马出门。
跟着一群丫鬟与嬷嬷,有木兰军,孔三姐铁塔一般,跟在马车边。
今日是贾敬寿辰。
贾珍提前一月就做出邀请与安排,同族同宗,贾珞自然不会自绝于宗族之外,也没有拒绝参加。
周姨娘没有去。
一则原本身份,二则现在的身份,去了之后好多人不自在。
“啊呜...”
贾珞刚刚翻身上马,两只小老虎,一边一只,抱住了他的腿,贾珞差点将两只小老虎甩飞出去。
“将这两个畜生带走。”
贾珞一甩腿,两只小老虎被甩下去:“你们是猛虎,不是狗,这么粘人。”
周悠宜掀开帘子:“哥哥,带着它们两个吧。”
周悠宜喜欢喂贾珞的马,更喜欢喂这两只小老虎,几乎都是周悠宜亲自喂养这两只小老虎,更是被她养在院子里。
一开始贾珞还是挺喜欢小老虎,后来新鲜劲一过,总是很嫌弃。
两只小老虎每天吃肉,两个多月过去,已经堪比猛犬大小。这种畜生,小时候又萌又乖,长大后,又皮又气人。
“咱们是去参加寿辰宴。”
贾珞翻着白眼:“这俩畜生认生,到时候别把寿辰宴,变成了丧宴。”
周悠宜这才作罢,在马车中与秦可卿说话。
马车驶出卫国公府,向宁国府而去。
宁国府中,贾珍正抱怨贾史氏没有去宁国府,就有人来报:“国公爷带着夫人、姑娘还有公子来了。”
贾珍连忙起身,招呼着王熙凤:“今日家宴,大老爷、二老爷长辈,不好迎接,我们去迎接吧。”
世事造化弄人,王熙凤这么想着,也跟着尤氏起身:“既然是家宴,珞兄弟来了,可不是以国公身份,咱们不是兄长就是嫂子,也罢...咱们跟着去。”
进入宁国府,贾珞对宁国府不熟悉。
秦可卿倒是熟悉,却也感觉物是人非,入眼陌生。
贾珍等人迎来,王熙凤与尤氏招呼着秦可卿与周悠宜,贾珞则是将贾芃接过:“你们去玩吧,我带着儿子。”
这段时间,贾珞还是被皇帝责令在家‘闭门思过’阶段,这一个多月,都是贾珞看着孩子,陪着秦可卿坐月子。
贾珞看孩子,秦可卿很放心,于是带着周悠宜跟着尤氏还有王熙凤离开。
尤氏很羡慕秦可卿生了儿子,边走边说:“本来还想着,你带着哥儿,咱们一起逗一逗,珞兄弟怎么还看起了孩子?”
王熙凤笑道:“咱们国公爷可不是一般人,看孩子比奶娘还拿手呢。”
尤氏轻笑,秦可卿则是哼了一声:“可不是很拿手,如今那个小没良心的,除了饿了找我,其他时候只缠着他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