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像总有种奇怪的感受。
身边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们,他们可能是亲人,长辈,朋友,同事,后生,爱人……他们对个体来说,就像摆在装修完毕的家里的家具一样自然,一起生活久了,会习惯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活着,仿佛是太阳东升西落那样合情合理,很少想过他们的死,因此在他们离去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阵阵不适,但未必会立刻难过。
而当我们想要使用那个消失的家具,在家里四处搜寻它们的时候,才会猛然发觉,它已经不在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回来,清楚地意识到:即使买一个新的,别无二致的,也不能替代掉那共同渡过漫长岁月,这时候,往往会潸然泪下,情难自抑。
所以死亡是人的第一课,不断地经历失去,人就会长大一点。
“斯通,别睡了!”
他被急促的拍脸声惊醒,睁开眼,安桂贤的肥脸占据了他的所有视线,这厮压低了声音和他说话。阿普林·斯通从淌满自己口水的桌子上抬起头,这才发现还算勤奋好学的自己罕见地在课上睡着了,缓缓地转移视线;教室内安静得可怕,教授理论课程的老师面带微笑,同时脸色铁青。
鉴于学期临近期末,学生们时间紧任务重,这位老教师本来不管上课打一会盹的学生的,可能这学生是半夜努力学习把自己熬睡了呢?老师慈爱地想道。
然而斯通并不是打盹,是睡了一整节课,从早上睡到太阳高升,尽管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并无太大用处,但老师感觉自己教学的尊严被鄙视了,于是用灼热的视线盯着斯通圆圆的头顶。
顶着学习矫正的风头还替人代课的哲学系学生安桂贤,在理科课堂上感到如入寂静岭般的浑身发麻,怕斯通没反应,答不上来,老师反过来问旁边的自己,直接一石二鸟,他赶紧摇晃斯通的身体,希望这人的魂魄从周公那能出来。
只能说这位老师对大学生作息的评估还是太理想化了,实际上昨晚上斯通是和他们打枪神争霸到天边微亮,实在是扛不住了,这才在课上酣然长眠。
“考虑一个薄翼型在流场中做小迎角定常飞行,我们来研究其绕流特性。”老师咳了两声,敲了敲荧幕上的图,“写出该流动情况下,速度势函数 Φ 所满足的控制方程,并请简要解释,为了求解翼型的升力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何种关键的物理概念来修改这个控制方程所描述的基本流动?那个睡很香的,你来回答。”
“控制方程是Laplace方程 \nabla^2 \Phi =,引入的关键物理概念是环量,无粘、不可压缩势流理论本身无法解释升力的产生,须通过引入一个围绕翼型的环量,例如,通过库塔-茹科夫斯基后缘条件确定其大小,使流动平滑地离开后缘,从而在数学上获得一个非零的解,并产生升力。”斯通很快回过神,豁然起身。
老师又敲敲白屏,问道,“当来流马赫数 M_{\infty} 进入跨声速范围(例如 0.7 < M_{\infty} < 1.2)时,流动会出现显着变化,随着 M_{\infty} 从亚声速逐渐增加,翼型表面首次出现局部超声速区。请描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过程。当翼型表面出现超声速区但末端仍为亚声速流时,此时的流动被称为何种流动状态?”
第一个问题虽然是基础知识,但涉及势流理论和升力产生原理,这对他们这种本科生来说是中偏上的难度;第二个问题关于跨声速流动,涉及马赫数变化和局部超声速区的形成,这已经是高级课程的内容了,斯通感觉从老师的眼里看到了一种叫做不怀好意的情绪,他低头看了眼安桂贤,只见他双眼紧闭,额头上全是汗,双手合拢作祈祷状,一副大难临头的痛苦模样,估计是感觉自己答不上来这种超纲题,老师会让旁边的他起来回答,文科生压根听不懂这些符号交织的东西,只能和老师相视一笑。
“随着 M_{\infty} 增加,翼型表面…通常是上表面最大厚度附近的流速会超过来流速度。根据 M = V/a,当局部流速 V 增加到使得局部马赫数 M_{local} > 1 时,即使 M_{\infty} < 1,也会形成局部超声速区。流动状态是超声速区以结尾正激波结束的亚声速流动,或简称为‘亚声速飞行中的局部超声速区’”幸好他平时认真听课的,为了保证每次都能拿到校长奖学金,也会去请教学校里的研究生和自学更高级的课程。
再加上这两个问题也不难,不然在学风监督来视察的情况下,被揪到睡觉,还回答不上,肯定数罪并罚,奖学金就没了。
“那老师神经病吧,准备期末考试,把高级课程的内容拿出来,明显是为难你。”听到斯通对课上内容的解释,安桂贤含糊不清地骂道,亮出虎牙对着冒着噼里啪啦响声的烤鸡腿狠狠咬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