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的事了结时,天已擦黑。
巷子里的灯笼亮起,橘黄的光晕落在青石板的凹缝里,映出细碎的、晃动的光影,空气中似乎多了层暖意。
赵大郎攥着帕子快步进里屋,再出来时,他手里多了个沉甸甸的油布包。
层层打开,几个锃亮的马蹄形银锭躺在中央,周围码着些规整的碎银,还有三吊用红绳串得整整齐齐的铜板。
赵家本靠祖上传下的纸扎铺过活,赵老爹在世时,总盼着兄弟俩能有一个接手铺子。
可赵大郎总总嫌纸扎行当沾着阴气,执意开了家粮油铺。
赵二郎爱走街串巷,跟着商队做了货郎。
日子不算大富,倒也过得殷实。
赵大郎先拣了块银锭,递向李半仙:
“李仙长,辛苦您跑这一趟,这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李半仙接过银子掂了掂,面色不变地往袖子里揣,动作熟稔。
虽说他也清楚自己并没出什么力,可并不是他不愿出力,而是没那个机会不是。
所以这钱,他也收得心安理得。
众街坊看他只是跟着走了一趟,就收了白花花的银锭子,虽然眼红,倒也没多说什么。
赵大郎又捧起一锭银子,双手递到江晚晚面前,语气格外恭敬:“小郡主,今日多亏有您,不然赵家这坎儿怕是迈不过去,这点心意您可千万别推辞。”
江晚晚的目光却没落在银子上,而是黏在了那几吊铜板上。
赵大郎愣了愣,随即笑了,立马将铜板也一同递给了她。
江晚晚小身子往前凑了凑,眼睛亮晶晶的:“晚晚不要大银子,这些铜板就够啦。”
“大银子要交给娘亲,小银子晚晚可以自己攒进小匣子,还可以买糖吃。”
这话让赵大郎更乐了,连忙把三吊铜板解递到她手里:“好好好,这些铜板都给小郡主!您能收下,就是赵家的福气。”
铜板刚到手里,江晚晚就忍不住掂了掂,沉甸甸的,红绳勒得手心微微发紧,却笑得眉眼弯弯。
她先数了一遍。
一吊一百个,三吊正好三百,加上之前收的那些,差不多能把小匣子的空隙填满。
数完,她把铜板塞进腰间的大荷包里,还特意拍了拍,听见里面“哗啦”一声轻响,顿时笑得更甜了。
一旁的李半仙看得挑眉。
小丫头家中该是不缺银两的,却没想到还是个爱数钱的小财迷。
江晚晚将铜板放好,忽然心有所感。
来了!
紧接着,一道金光涌入身体。
她全身一暖,心里这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收了铜板,功德也没跑。,
回到镇宁王府时,院里已经飘着浓郁的火锅香气。
大哥江逸霆、二哥江逸晨、三哥江逸赫都下学了,正围着桌边坐。
见晚晚回来,江逸赫立马招手:“妹妹快来!今天又吃火锅,师傅新调了底料!娘亲也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肉,就连你说的那什么下水,都有。”
晚晚爬上小凳子,看着桌上沸腾的红油锅底,皱着小眉头:“娘,我们不是刚吃过火锅吗?怎么今儿晚上又吃呀?”
林婉如正尝试着调各种口味的蘸料,笑着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咱们不是要开火锅楼吗?厨子刚学的配方还不熟练,得天天练手,不然味道不好吃,火锅楼开了生意也不会长久。。最近几日啊,咱们府上恐怕天天都得吃火锅,食物也不能浪费不是。。”
“就连春桃她们,也有个锅子在那煮着呢,刚刚厨子放太辣了,就换了一锅。。
“啊?天天吃吗?”
正在看着美食流口水的江逸天闻言,抬头问了一句。
江逸霆放下手中的筷子,肃了肃神色,认真地劝道:“娘,古人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这火锅虽美味,但若是日日食用,怕是对身体不好。”
林婉如停下手中调蘸料的动作,有些无奈道:“可是东西不吃,浪费了有些可惜了。”
江晚晚刚调好蘸料,听到这,不由插嘴道:“可以不用浪费的啊。我们可以请拿去请别人吃嘛,外祖父,舅舅,他们都没吃过呢!可以让他们先尝尝。既然想要开火锅楼,以后都是要给别人吃的,也应该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光光我们几个尝也尝不出来什么,不如就搞个试营业。。”
“除了火锅之外,晚晚还有很多其他美食的做法,我们可以定期推出一样新菜品,或者甜点什么的,搭配火锅一起卖,比如之前的奶茶也可以一起,吃火锅吃了要是辣了,就喝上一口奶茶,这样火锅楼的生意肯定会更好。”
江逸霆眼睛一亮,点头道:“晚晚说得有理,我们可以邀请亲朋好友来试吃,收集他们的意见,对火锅和新菜品进行改良。”
江逸晨也拍手赞同:“如此一来,既能避免食物浪费,又能为火锅楼开业提前做宣传。”
林婉如笑着点头:“你们说得都对,就按晚晚说的办。我这就去准备请帖,邀请大家来府里试吃火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