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有一个日子是专门为小偷设计的”
“叫放偷节”
“放偷节顾名思义就是放开了偷,想咋偷就咋偷的意思”
“放偷节始于鲜卑族”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可恶’的放偷节吧”
………………
朱熹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摇着头,喃喃自语道:
“我从未听闻世间竟有‘放偷节’这等荒诞不经的节日!”
“或许是我的道德准则过于高尚吧,此种蛮夷之人才会热衷的蛮夷习俗,究竟有什么好过的?”
他越想越是气愤难平,不禁怒发冲冠,破口大骂起来:
“果真是些茹毛饮血、未开化的蛮子!就连过节也如此毫无底线可言!”
朱熹双手叉腰,继续怒斥道:
“竟然还放开了去偷窃,偷你妹啊偷?”
此时此刻,一向以道德自居的大儒已然被气得失去了往日的风度,
很明显,朱熹坚信自己拥有极高的道德操守,决然不会做出这般道德沦丧之事,
“哼!真不知那些粗鄙之人是如何琢磨出这样的习俗来的,简直就是公然违背礼法秩序,实在令人不齿!”
朱熹一边愤愤不平地咒骂着,一边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对这所谓的“放偷节”充满了鄙夷和唾弃。
………………
【放偷节是一种特殊的节日】
【主要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如鲜卑族、契丹族和女真族】
【北魏时期,鲜卑族每到元宵节就是放偷节的日子】
【小美,嫁给我吧~~】
【可你啥啥都没有,就是个穷光蛋啊[摊手]】
【小美你等着,我去给你偷!】
【不是你真偷啊?不至于吧……】
【只要为了你,我做什么都可以!!】
【……我的意思是你要偷的东西太多了,还是放弃吧……】
【到了金元时期,女真族继承了放偷节这一传统】
【并且还把时间加长了】
【放偷节持续三天】
【你可以从正月十三偷到正月十五】
【这三天你想偷什么就偷什么】
【那…………我可以偷人吗?】
【可以……如果你能带走的话】
【也就是说只有你想偷的,没有不能偷的】
【哎呦,这个节日好,我得先做个计划,到时候偷谁家,偷什么就非常顺利了】
………………
某个平行时空,
李隆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产生了浓厚的兴致,
看到还有这种这个独特的节日时,李隆基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若是我大唐也能拥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节日,那是多美好的事情啊!”
“如果大唐早已有此放偷节,朕当初岂不是能够借着这股风潮,光明正大地将我的爱妃杨贵妃‘偷’到手吗?”
想到此处,李隆基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刺激,仿佛已经身临其境来到了当时的场景,
越想越是激动的李隆基,甚至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嗯……要不朕索性公开大力支持一下这个放偷节吧?”
“如此一来,待到节日来临之际,朕若瞧上了哪家大臣或百姓的媳妇,”
“说不定还能趁着这热闹的放偷节,施展手段将其‘偷’回宫中呢~嘿嘿嘿……”
此时的李隆基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双手不自觉地相互摩挲着,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对于这个新奇而又诱人的习俗,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大唐境内大力推行开来,
这样的活动能给他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惊喜,让他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
【到了清朝,民间还继续保持了这一习俗】
【并且偷的东西逐渐发展的五花八门】
【有偷菜的,偷灯的,可以说啥都有】
【在放偷节的时候你可以当着主家的面把东西拿走,主家都不会阻止】
【过后主家还会带上糕点礼品等上门“赎回”】
【可以说,放偷节发展到后来其实就是一个小游戏】
【可以偷些不值钱的蔬菜一类的东西,值钱的只能是“假偷”了】
【毕竟真偷就不礼貌了,这算强盗小偷的范围了】
【放偷节一开始是为了给穷人留条活路】
【毕竟平时偷富人的东西是要被抓走报官的】
【男子们也可以在放偷节偷到自己心爱的女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偷节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今天去他家偷两颗菜吧~~】
【啊啊啊别偷了别偷了,菜园子要被薅光了~~】
………………
看到最后,乾隆终于如释重负地放下心来,
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感慨道:
“这放偷节如今幸好只是个简单的娱乐节日”
“若是仍像其初兴之时那般,人们随心所欲、想偷什么便偷什么,那整个社会岂不是要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