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论语》所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们要做明辨是非的君子,而非被人利用的愚者。唯有如此,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保持一份清醒与安宁,让善良与正义得以真正地延续与弘扬。
在繁华都市的一家广告公司里,有一位叫乐清的资深且极具才华的设计师。她心地善良,对待同事总是热情友好,常将“大家有缘共事,就该相互帮衬”挂在嘴边。
新同事丝丝入职后,很快就与乐清熟络起来。由于两人住所相近,丝丝便开始频繁搭乘乐清的车上下班。
起初,乐清觉得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反正自己也要开车,多一个人也无妨。
丝丝第一次搭车时,乐清还热情地说:“以后上下班可以一起走,方便。”
丝丝笑着回应:“那太好了,乐清姐,你可真是好人。”
可渐渐地,丝丝不仅心安理得地享受免费搭车,还常常在车内提出各种要求。有一次,丝丝说:“乐清姐,我想喝那家咖啡店的拿铁,你绕路去买一下呗。”
乐清有些为难:“我怕绕路会堵车,上班要迟到了。”
丝丝却不依不饶:“就一会儿工夫,不会迟到的,你就帮我一下嘛。”乐清无奈,只好照做。
有一回下雨了,乐清还特意把车开到丝丝家门口,按喇叭提醒她,丝丝慢悠悠出来,上车后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嫌弃地说:“乐清姐,你这车里有点闷啊,下次开点窗呗。”乐清心里虽不舒服,但还是没说什么。
在公司里,每到午餐时间,丝丝总是跟着乐清。乐清若选择去餐厅点餐,丝丝就会在一旁挑选昂贵的菜品,从不主动提出分摊费用。
若是乐清带了自己亲手做的便当,丝丝也会毫不客气地凑过来。有一回,丝丝吃了几口便当后说道:“乐清,你下次可得做点好吃的,今天这个味道一般般。”
乐清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笑着说:“我厨艺不精,你就凑合吃点吧。”
随着工作项目的推进,乐清凭借出色的创意和设计能力,在公司里备受领导赏识,接连拿下几个重要项目。
丝丝表面上对乐清夸赞有加,实则心怀嫉妒。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丝丝的嫉妒源于自身的虚荣心与对他人成功的不平衡感。她渴望得到同样的认可与成就,却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于是将乐清视为眼中钉。
丝丝在背后和其他同事窃窃私语:“哼,乐清那设计创意说不定都是从网上抄的,谁知道她怎么拿下的项目,说不定和领导有什么不正当关系呢。”
同事有些惊讶:“不会吧,乐清姐平时人挺好的。”
丝丝挑了挑眉:“人不可貌相,你们可别被她骗了。”
乐清得知这些谣言后,既气愤又委屈。她找到丝丝质问:“丝丝,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你为什么要在背后诋毁我?”
丝丝却装作无辜:“乐清姐,我没有啊,可能是别人误会了我的意思。”
乐清怒道:“你别狡辩了,你说的那些话别人都告诉我了。”
这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位朋友小琪的遭遇。小琪在一家企业工作时,带了一位新同事小陈。小琪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分享给小陈,甚至在小陈犯错时,还主动帮他承担责任。
可当有一个晋升机会摆在面前时,小陈却在领导面前抹黑小琪,将小琪的失误无限放大,自己则将小琪的成果据为己有。
小琪找小陈理论时,小陈还理直气壮地说:“职场就是这样,你太天真了。”最终小陈获得了晋升,小琪却只能黯然神伤。真是应了那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乐清还想起了自己的邻居张姐。张姐是个热心肠,看小区里的保安小王收入不高,经常给他送些吃的用的。有一次,小王因为工作疏忽被投诉,张姐帮他向物业求情,才保住了他的工作。
可后来,小王却在小区里造谣说张姐对他有意思,那些送的东西都是别有用心。
张姐找小王质问,小王恶语相向:“你自己愿意送的,我又没求你。”张姐得知后,气得大病了一场。
在职场中遭遇这样的事情后,乐清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她不再让丝丝随意搭车,对丝丝说:“丝丝,以后我可能没办法载你了,我有其他安排。”午餐时也委婉地拒绝了丝丝的蹭饭行为。
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别有用心接近自己的同事,她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再轻易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资源。她深知,人性复杂,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利益纠葛的职场环境里,不能毫无保留地对他人付出,必须先看清对方的人品和目的,保护好自己,才能在职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后来,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乐清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丝丝也在项目团队之中。
丝丝试图再次利用乐清的善良,在项目讨论会上,丝丝提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后说:“乐清姐,这个方案就靠你了,你经验丰富肯定能做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