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基本是在介绍苏维埃内政,其内容并不影响原文阅读,但可以当做科普简单了解)
在苏离开苏维埃前,为确保苏维埃的发展能稳中向好,因此制订了发展的大方向,确保苏维埃以最稳妥的方式前进。
当然苏也不是独断专行,只要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导向,苏很期待其他代表对政策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只有他们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执行。
苏不可能永远指引苏维埃,所以在他离开政坛前,必须培养信念与能力并存的政府班子,继承他的理想带领苏维埃走出新波利亚迈向寰宇。
理论知识终究是纸上谈兵,他们缺少对政策推行后的反馈,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苏圈定范围来降低错误政策导致的后果。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那般,许多代表结合各自的想法,对即将推行下去的政策进行优化与改良,让政策更为适配当地民情。
至于苏维埃内部的腐败问题,别看苏平时说话和和气气的,只要是深入了解他为人的都知道,他绝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苏有自己的评断标准,送两箱牛奶类的小恩小惠他能视而不见,但要是真金白银的收受贿赂,那就只能请安总出山让他自杀了。
人性的贪婪极难杜绝,哪怕是坚定的红船党同志也难免被腐蚀,如果把他们全部都杀掉,苏维埃的政治系统必然会在眨眼间轰然倒塌。
如今苏维埃发展建设如火如荼,所以苏选择退而求其次,准许他们收受下属的小恩小惠,但是要严令禁止公然索贿或者收受大额商品。
腐败系统就像是蜂巢,贪腐绝大部分收益尽数掌握在蜂后手中,工蜂虽深耕前线但手里未必能留多少,他们上供蜜露只为保全身份。
「详情可以参考刁光斗,实际情况与现状未必相符,但其中的道理是共通的。」
他们作为利益阶级也要拿好处,这些诉求压到底层百姓头上,如吸血虫般趴在底层身上贪婪吸食血液,至此上层建筑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
就算保持清正廉洁也做不到,你清高但那些跟着你的下属可是为为利而来,没好处他们根本不配合,直到你肯低头跟着他们去吃人才会作罢。
所谓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其根源大抵便是如此罢,至于解决方法也不复杂,将蜂后杀死工蜂便会树倒猢狲散,腐败问题明显会得以减轻。
至于旧社会为何不能简单的切割自救,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就背靠这些地主家族,对他们动刀自然会被那些正人君子口诛笔伐。
而苏维埃背靠的人民,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政治家族早已被挂上路灯,他们要做的只有无愧于人民,所以存在贪腐问题完全可以连根拔起。
这是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的结果导向,封建帝王联邦总统都要身后的利益集团考量,而红船领袖不必受任何利益集团左所右,只需为人民服务。
此外苏维埃还有个优势,那就是苏总是在催促的网络空间建设,也曾是他抵达抵达公司时,见到过最叹为观止的存在。
虚无缥缈网络将所有事物联结,让每个人能够在以此交互,任何讯息都能无视距离传达,复杂的数算能顷刻间计算出结果。
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缺少实效倾听民声意见的渠道,而网络系统就是完美的媒介,民众的反馈能被政府实时接收。
由苏维埃统筹规划网络系统,可以针对性建立网络环境,绕过地方进行道德建设倾听民众的声音,让他们成为苏维埃的眼线。
只有做到全民参与政治,挤压这些贪腐的生存渠道,让官员贪腐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道德风尚,如此方可从根源杜绝贪腐风气。
由于旧官员多出自门阀世家,执政风格也基本都是大捞特捞,所以不出意外的都被做成了路灯挂件,鲜有人听闻网络的用途。
如今纸媒还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苏必须要赶在政权腐化地方意识到网络传媒用途前,初步建成可供民众监察百官的网络系统。
「在穗宗勋宗时期,苏维埃的科学家就有意建立全民网络系统,以民众做到监察百官,用计算机统筹经济意图让臃肿的政府裁员。
但以勋宗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性格,最终这套先进的网络系统,只应用在苏维埃红军,彻底葬送了经济自救的机会。」
此外网络系统还有诸多用途,其中最重要就是智慧农业,苏提出的合作化农业本意是好的,只是奈何生产技术落后,这种政策极易变质。
在旧时代粮食的购买价格高昂,但当农民自己对外售卖粮食时,价格却极其的低廉,归根结底便是因为粮食定价权握在地主手中。
其次就是买卖渠道狭窄,绝大部分农民根本离不开田垄,此外农民普遍困窘负根本担不起高额运输成本,于是他们就只能与地主走商交易。
至于交易的价格,由于封建与资本普遍的愚民政策,农民并不清楚市场与粮价行情,所以他们从最开始就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