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的保障更是创造了奇迹。
无数的“四轮马车”在它们的车轮之上,被工匠们巧妙地加装了一种可以极大增加摩擦力的“铁制防滑链”之后。
竟然奇迹般地行驶在了那些由工兵部队用最原始的方式,在冻土与冰川之上所开辟出的简易道路上。
在那些连马车都无法通行,更加险峻的地段。
数万头从高山部落中重金征用而来的被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则任劳任怨地组成了另一支更加原始,却也更加可靠的运输队伍。
而所有这些运输力量,所运送的皆是经过了科学计算热量与营养,都足以支撑士兵们进行高强度行军的压缩口粮。
这是一场堪称奢侈的行军!
但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奢侈”才最终保证了这支庞大的钢铁洪流,能够在这片生命的禁区之中,维持着那高昂的士气与那严整的建制。
而在这支与天斗与地斗的伟大军队之中。
工兵营无疑是最值得被所有人尊敬的“开路先锋”!
他们是行走在全军最前方的英雄!
当一座高达百丈的巨大冰川,如同一堵不可逾越的叹息之墙横亘在大军面前时。
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刺骨的寒风中用铁钎和巨锤硬生生地在坚冰之上,开凿出一条可以供大军攀援的“天梯”!
当一道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阻断了前路之时。
是他们利用太子殿下亲自传授的“工程学”原理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之上用粗大的绳索和坚韧的木板,架设起一座座看似简易,却坚固无比的索道将那些被拆解开来的火炮部件,与沉重的后勤物资一件又一件安全地运送到了深渊的对岸!
他们用炸药炸开那些阻挡道路的巨大岩石!
用汗水去融化,那些覆盖着道路的万年冰雪!
用自己的智慧、汗水乃至生命为这支庞大的军队,铺就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经过了近一个月,充满了无数艰辛与奇迹的艰苦跋涉。
这支庞大的衣甲之上,还带着风雪与征尘的钢铁洪流,终于成建制地出现在昆仑山南麓那片温暖湿润,鸟语花香的克什米尔河谷。
那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瞬间便化作了一阵足以让雪山都为之颤抖的山呼海啸!
所有参与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原大进军”的士兵,在这一刻都感到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
他们战胜了那高不可攀的雪山!
征服了那令人绝望的严寒!
他们将那所谓的神明禁区,狠狠地踩在了自己的脚下!
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的自信,与征服了一切的无上自豪,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油然而生!
他们相信。
这样一支连“神明”都能战胜的军队,在这片凡人的土地上,将再也没有任何可以阻挡他们的敌人!
克什米尔河谷,这座被雪山环抱的天然翡翠,今日迎来了它有史以来最为盛大,也最为震撼的一幕。
那条由十万大军所组成的黑色钢铁洪流,如同一条从九天之上奔腾而下的神龙,浩浩荡荡地涌入了这片,曾经只属于神话与传说之中的富饶土地。
吴王李恪,带领着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的阿罗那顺王子,以及那一支已经初具规模士气高昂的“天竺复国联军”,在河谷的入口处恭候着太子殿下的到来。
当李承乾,那身着黑色龙鳞帅甲,骑乘着神骏汗血宝马的英武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时。
整个河谷瞬间被一阵充满了狂热崇拜的欢呼声所彻底淹没!
“万岁!太子殿下万岁!!”
“大唐万胜!!!”
这欢呼声不仅仅是来自于那些历经了九死一生,终于完成了高原壮举的唐军将士。
更是来自于那些,将这支从天而降的神兵视为自己复国唯一希望的天竺土着!
他们亲眼目睹了这支军队是如何征服了那座在他们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山。
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让他们对这位年轻的东方太子,产生了一种近乎于对神明般的信仰!
会师的喜悦,短暂而热烈。
当晚在那座由李恪提前建立起来的,规模庞大的前进基地之内。
一场决定着整个天竺大陆未来命运的最高军事会议再次召开。
李承乾高坐于帅位之上。
他的左侧,是以薛万彻为首的大唐将领。
右侧则是以阿罗那顺为首的,天竺盟军首领。
而在这群充满阳刚之气的将领中间,一袭白衣,蒙着面纱的波斯公主伊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殿下。”伊兰起身对着李承乾行了一礼,声音清冷而自信,“我‘光明会’虽然无法像您的军队那样直接冲锋陷阵。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战场。”
她挥了挥手。
数十名,身着各色服饰,精通多国语言,熟悉天竺每一条商路,每一座城市的波斯商人鱼贯而入,对着李承乾恭敬行礼。
“这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波斯参谋团’。”伊兰介绍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