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花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拍板:“既然老四媳妇都这么说了,那就让铁牛去试试呗!反正不花公中的钱,你们大嫂还有什么意见?”
韦氏涨红了脸,却无法反驳,只能狠狠瞪了黎巧巧一眼。
吴多福沉吟片刻,点头道:“既然夫子都说有机会,那就去试试。咱们吴家多个读书人,总是好事。”
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饭后,韦氏拉着吴藏海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就问:“你跟娘说实话,你四叔在学堂里,真那么得夫子看重?”
吴藏海撇嘴道:“夫子是夸过他记性好,学得快,可从来没有明确说他今年就能考上童生。”
“我就知道!”韦氏气得直拍桌子,“一定是那黎巧巧赚了几个钱,就不知天高地厚,撺掇着自己男人去挥霍!”
她越说越气,声音也高了起来:“你说他们四房,豆腐生意赚了那么多,不说接济接济兄弟们,倒拿去打水漂!你爹和你叔叔们天天在地里累死累活,他们倒好,藏着私房钱充阔气!”
吴藏海冷笑:“娘何必动气?四叔既然非要碰这个钉子,就让他去碰。等名落孙山了,自然知道天高地厚。”
窗外,黎巧巧正好听到里面的对话。她轻轻摇头,转身离开。
这种闲言碎语,她早已习惯了。
回到自己房里,吴涯正在灯下看书。
见她进来,抬头问道:“大嫂又在背后骂我们了?”
“你怎么知道?”
吴涯轻笑:“看她晚饭时那脸色就猜到了。难为你,为我受这些闲气。”
黎巧巧在他身旁坐下来,拿起绣绷:“这有什么。倒是你,真不担心考不上?”
“放心,我自有打算。”吴涯合上书,目光深邃,“在这个世道,有功名在身,做事才方便。不仅我要考,将来如意也要读书科举。”
隔壁又传来韦氏隐约的骂声,黎巧巧和吴涯相视一笑,谁也没放在心上。
……
天还没大亮,如意县考院外头已经挤满了人。
黎巧巧跟着吴涯,在人群里艰难地往前挪。
吴铁生跟在后头,手里拎着个包袱,里面装着吴涯考试要用的笔墨纸砚和五天的干粮。
“这么多人?”黎巧巧踮起脚往前看,只见考院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考生正挨个接受检查。
吴涯倒是不急,慢悠悠地跟着队伍往前挪:“县试五年内有效,好些人考了不止一次,自然人多。”
黎巧巧仔细打量那些考生,果然年纪参差不齐。
有那看上去才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也有胡子拉碴瞧着都快三十的人。
吴涯今年刚满十八,在这群人里头算是年轻的。
她忽然想起原书里的男主吴藏海,那小子十三岁就中了童生,在乡下地方确实算得上神童了。
难怪韦氏那般得意,处处拿自己儿子跟吴涯比。
“想什么呢?”吴涯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没什么,”黎巧巧收回思绪,指了指前面,“你看,检查得可真严。”
考院门口,几个衙役正对考生进行搜身。
考生要脱去外衣,连头发都要散开检查,带的干粮也要掰开来看,笔墨更是要仔细查验,生怕有人夹带小抄。
吴涯看着那阵势,眉头微皱,转头对黎巧巧道:“我这进去要五天,你一个人在外头,千万小心。”
“知道啦,你都说了三遍了。”黎巧巧忍不住笑,“我又不是小孩子。”
“不是小孩子才更让人担心,”吴涯压低了声音,“尤其记得,千万别只顾着玩手机……你知道的。”
黎巧巧撇撇嘴:“放心,我又不傻。”
“还有,晚上别一个人出门,等我考完。”
“知道知道,”黎巧巧推了他一把,“你快往前跟紧点,别让人插了队。”
吴涯被她推着往前走了两步,又回头:“要是真遇到什么麻烦,就去找二哥。”
“好啦,你这啰嗦劲儿,都快赶上娘了。”黎巧巧嘴上嫌弃,心里却暖洋洋的。
队伍慢慢往前挪,眼看就要轮到吴涯接受检查了。
他突然转过身,从脖子上取下个东西,塞到黎巧巧手里。
黎巧巧低头一看,是那半边同心锁。
“你这是做什么?”黎巧巧愣住了。
吴涯神色认真:“带着它。万一,我是说万一遇到什么危险,你也能有个地方躲一躲。”
黎巧巧的手微微发抖。
她太清楚这同心锁对吴涯意味着什么。
穿越到这本书里,他们俩各得了半边的同心锁,能进入一个共同的空间。
当初刚穿来那会儿,她还动过心思,想把这锁从吴涯手里骗过来。
可现在,吴涯竟然主动把这宝贝交到了她手上。
“你就不怕我拿着锁跑了?”黎巧巧半开玩笑地问,声音却有些发颤。
吴涯笑了笑:“你要跑早就跑了,何必等到现在。”
黎巧巧一时说不出话来。
想起刚穿过来时两人互相防备,后来一起做豆腐生意,一起应付吴家那些琐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