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奕辰于丹霞峰引动祥瑞,炼制出带符文流转的极品破元丹,其丹道造诣已然被神化。真武宫内,上至长老,下至外门弟子,无人不欲得其片言指点,尤其是丹道与医理方面。
宫主葛耀光亦觉此风可引,亲自传谕,请江奕辰于药殿“百草堂”定期开设讲座,不拘内容,或医理,或丹道,或二者结合,旨在启迪后进,提升宫内整体丹道水平。
此谕一出,全宫沸腾。
首次开讲之日,天光未亮,百草堂外已是人山人海。不仅有药殿弟子倾巢而出,各宗弟子,乃至一些执事、客卿长老,都早早前来,欲占一席之地。人群熙攘,却无喧哗,皆翘首以盼,眼神热切。
辰时正,江奕辰一袭青衫,缓步而至。他气息内敛,面容平和,并无丝毫骄矜之色。所过之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追随着他,充满了敬仰。
百草堂内,早已座无虚席,连走廊、窗边都挤满了人。堂前一方青玉讲台,台上仅有一蒲团,一矮几,几上放着一尊寻常药鼎,几株最普通的止血草、凝露花。
江奕辰于蒲团上盘膝坐下,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双渴望的眼睛,微微一笑,声音清朗,无需任何扩音法术,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我们不谈高深丹诀,不论复杂药理。”他拈起一株翠绿的止血草,“便从此物说起。”
众人皆是一愣。止血草?这几乎是炼丹学徒辨识的第一种药材,有何可讲?
却听江奕辰道:“诸位皆知,此草性平,味微苦,有止血生肌之效。寻常用法,或捣碎外敷,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炼制‘止血散’。”
他指尖一缕青木真元涌出,包裹住那株止血草,草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萃取出一点晶莹的绿色液滴,悬浮于空中。
“然,其药性果真仅止于此否?”江奕辰话音一转,指尖真元性质微变,融入一丝昊阳真意,那点绿色液滴竟开始微微沸腾,颜色由翠绿渐渐转向淡金,“万物负阴而抱阳。此草生于湿地,得水之润,故性平;然其茎叶向阳,内蕴一丝微不可察的纯阳生机。若以特定真元激发,辅以……”
他一边讲解,一边十指翻飞,那点淡金液滴在他精妙的操控下,时而分化,时而与旁边那株凝露花的精华融合,时而模拟出人体受伤后气血运行的轨迹,演示药力如何循经走穴,作用于伤口。
他没有使用任何高深术语,言语朴实,却直指本质。将复杂的医理、药性相生相克、乃至真元引导与丹药炼制最基础的能量控制原理,融于这最简单的药材演示之中。
台下众人,初时还有些不解,但随着江奕辰深入浅出的剖析,一个个眼神逐渐发亮,如同醍醐灌顶!
原来,最基础的药材,竟蕴含着如此深奥的至理!
原来,真元属性与药性的配合,竟能产生如此奇妙的变化!
原来,丹道并非死记硬背丹方,而是要明其理,通其性!
即便是苏慕长老等丹道大家,此刻也听得频频颔首,眼中异彩连连。江奕辰所讲,并非什么惊天秘法,却是构筑丹道大厦最坚实、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基石!许多他们习以为常、甚至未曾深思的细节,被江奕辰以独特的视角重新阐释,竟让他们都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故而,丹道非技,近乎于道。”江奕辰最后总结道,“识药是基础,明理是关键,控火(能量)是手段,而最终的目的,是调和阴阳,激发生机,乃至……夺天地之造化。”
他话音落下,随手将面前那团经过多次演示、已然变得有些浑浊的混合药液,弹入那尊普通药鼎之中。并未刻意操控,只是以一丝神念引动鼎内残存的灵机。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那团本应废弃的药液,竟在鼎内自行旋转、凝聚,不过数息,化作三颗龙眼大小、色泽斑驳却圆润无瑕、散发着淡淡馨香的丹药!
虽只是最普通的一品“生机丸”,但其成型的过程,却仿佛蕴含着某种自然的道韵!
“今日便到此为止。”江奕辰起身,微微颔首,随即飘然离去。
百草堂内,寂静持续了足足十息。
随即,爆发出震天的议论与惊叹!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听奕辰师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丹经!”
“我卡在炼制‘回气丹’的瓶颈半年,方才竟隐隐有所悟!”
“原来我之前处理‘赤芍’的手法一直是错的,难怪成丹率低下!”
无数弟子激动得满面红光,相互交流着心得,只觉今日收获,远超以往苦修数月!
自此,江奕辰每次开讲,百草堂必是人满为患,一座难求。其讲解内容由浅入深,逐渐涵盖更广,甚至偶尔会解答弟子们在修炼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每每能切中要害,令人茅塞顿开。
他的声望,不再仅仅源于实力与丹道,更源于这“传道授业”的宗师气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奕辰师兄”之名,在真武宫年轻一代心中,已不仅仅是敬畏的目标,更成为了指引前路的明灯与楷模。
而这,也为他日后“名动天下”,奠定了最广泛的声望基础。
喜欢真武辰尊请大家收藏:(m.38xs.com)真武辰尊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