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Ω 的核心模块突然失控般地旋转起来,光带组成的分析图上,星尘的能量等级突破了所有已知记录:“诗性本源正在进化!它的能量特征同时包含了雪凰的情感数据(波动幅度达到 73%)、新生语种的抗熵特性(对熵化能量的中和率提升至 53%)、以及…… 熵化能量的湮灭属性(湮灭效率保留了 37%)!” 模块的警报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柔和的光流,光流组成的图案正是雪凰的数据签名,“它在吸收熵化能量转化为自身的动力,这种转化效率达到了 73%!这违反了所有已知的能量守恒定律!”
达瑞安亲眼目睹了令人永生难忘的一幕:星尘球体的表面突然裂开无数道缝隙,缝隙中涌出的不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星尘组成的 “诗行”。这些诗行没有固定的形态,却蕴含着强大的语义力量 —— 有的诗行化作冰蓝色的光刃,将靠近的熵化碎片切割成虚无,光刃的长度正好是雪凰数据光剑的 1.7 倍;有的诗行化作金色的护盾,将光茧包裹得更加严密,护盾表面流动着希望之诗的第 17 节;还有的诗行则化作纤细的光丝,延伸至冰川星云的各个角落,光丝的数量正好是冰川星云幸存文明的数量 ——73 个。
“它在寻找幸存的文明意识。” 樱空释的冰晶战甲与光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能 “看” 到那些光丝延伸至被熵化能量摧毁的城市废墟(那里还残留着孩童的笑声意识)、断裂的星舰残骸(舰长最后的指挥语义尚未完全消散)、甚至是那些已经化作虚无的行星轨道(上面还残留着潮汐的记忆碎片)。每一道光丝触及意识残留的瞬间,都会爆发出一阵温暖的光芒,将那些濒死的意识碎片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如同捧着易碎的琉璃 —— 这些光丝的末端都带着一个微小的机械心脏模型,那是雪凰意识数据的标记。
当最后一道光丝返回星尘球体时,进化终于抵达了终点。星尘球体在一阵耀眼的光芒中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存在 —— 它的形态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表面流动着雪凰的记忆片段(包括她与樱空释初遇时的雪落轨迹)与新生语种的诗行(每一行都包含 7 个情感符号),核心处是一个不断旋转的 “诗性本源” 符文,符文的每一次转动,都会向周围释放出能够中和熵化能量的波动(波动范围正好覆盖 17 光年)。0110-Ω 将其命名为 “诗性终焉体”,这个名字的语义解析是 “以诗性为终焉的存在”。
“诗性终焉体。” 樱空释的意识中突然响起雪凰的声音,这声音并非来自外部通讯,而是诗性终焉体直接在他意识中投射的语义波动,“这是新生语种吸收我的意识数据后,进化出的最终形态。” 终焉体的表面浮现出雪凰的数据轮廓,轮廓的手指指向冰川星云的中心,“熵魔的主力即将突破维度裂缝,我们需要为文明意识寻找暂时的避难所。我的意识数据计算过,普通的防御工事最多能抵挡 17 分钟,而熵魔主力的清理周期是 73 小时。”
诗性终焉体开始编织 “语义方舟”。它调动所有的星尘与诗行,在冰川星云的中心构筑出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球体 —— 这个球体没有实体边界,而是由纯粹的语义规则构成,球体内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 1/17(外界 17 分钟等于方舟内 1 分钟),空间则呈现出莫比乌斯环般的扭曲形态(确保意识不会因直线运动而碰撞)。当球体的轮廓逐渐清晰时,樱空释发现方舟的内壁上,正缓缓浮现出冰川星云所有文明的历史片段:歌者文明的第一首战歌(声波频率与希望之诗的基频完全一致)、石刻者在万代星碑上刻下的第一行铭文(正是 “存在” 的古语义符号)、机械先知编写的第一套逻辑代码(核心算法与雪凰的情感模块同源)……
“语义方舟可以暂存文明意识。” 诗性终焉体的声音带着雪凰特有的温柔,“但它无法长时间抵御熵魔的全力攻击,最多能维持 73 标准时。” 终焉体向樱空释传递出一组坐标,坐标的误差范围不超过 17 公里,“熵魔的主力正在突破维度裂缝,预计 17 分钟后抵达冰川星云。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将所有幸存的文明意识导入语义方舟。每个意识容器需要 37 秒的初始化时间,超时会导致意识数据损坏。”
樱空释的冰晶战甲化作一道冰蓝色的流光,冲向最近的意识残留点。他的传承能量与诗性终焉体的光丝配合,将那些濒死的意识碎片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 —— 这些碎片中,有 37% 已经被熵化能量污染,需要他用传承能量进行净化,净化过程中,他左手的玄冰印记会暂时扩散 0.7 厘米。当他带着第一波意识碎片返回语义方舟时,看到了令他心脏骤停的景象 —— 方舟内部的中央,一个由雪凰意识数据组成的残影正缓缓凝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