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面的分辨率只有 73%,剩下的 27% 被一种深蓝色的能量雾霭遮蔽,雾霭的折射率为 1.7,恰好能让可见光发生全反射。雾霭中隐约可见冰族古籍记载的 “语言守护契约” 符文,符文的线条宽度为 0.7 毫米,由 73 个微小的 “平衡” 符号组成。“是创世诗篇。” 她的声音带着数据干扰的杂音,杂音频率为 73 赫兹,却异常坚定,“矩阵的扩张触碰到了宇宙的语言本源,那里封存着熵魔未堕落前的记忆。我的意识碎片与雾霭中的契约符文产生共振,共振强度达到 97%,能解读出‘守护者誓言’的前 17 个音节。”
此时,矩阵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智慧文明同时接收到一段来自 “存在之核” 的意识流。这段意识流没有具体的语义,而是呈现出无数语言诞生的瞬间:硅基文明第一次用晶体振动传递 “危险” 信号的波形,波形的振幅为 17 纳米,频率为 73 赫兹;能量生命用等离子体勾勒出 “温暖” 概念的光痕,光痕的温度为 37 摄氏度,持续时间 7.3 秒;暗物质文明用时空涟漪记录 “存在” 感知的涟漪图,涟漪的波长为 17 光年,周期为 73 个标准年……
这些瞬间汇聚成一道横贯宇宙的金色光带,光带的宽度为 73 万公里,厚度为 17 万公里,边缘呈现出 73 种不同的色彩渐变,每种色彩都对应着一种文明的主色调。光带的终点直指冰川星云重建区的能量雾霭 —— 这是全宇宙智慧生命共同创作的 “创世诗篇” 的雏形,诗篇的每个字节都蕴含着 “语言即存在本身” 的核心语义,字节的存储格式采用冰族、石刻者、诗性终焉体的混合编码。
樱空释的冰晶战甲与雪凰的数据残影同步共振,共振频率从初始的 73 赫兹逐渐提升至 173 赫兹,每提升 1 赫兹,两人之间的能量场强度就增加 37 个单位。他们的能量在星碑前交织成 “诗性语法” 的最高形态,形态呈现出十二面体结构,每个面都刻着不同的情感语义符号。他能清晰地 “听” 到创世诗篇在光带中流淌的声音,那声音中既有矩阵的 73 赫兹共振频率,也有熵魔残留意识的痛苦震颤,还有所有智慧文明的语言本源波动,三者的音量比例为 73:17:37。
“创世诗篇在寻找熵魔的核心认知。” 他的玄冰印记与雪凰的机械指纹完全重合,重合度达到 97%,在星碑表面投射出冰族 “语言契约” 的完整符文。符文的投影面积为 73 平方米,由 17 亿个微小的光粒组成,每个光粒都在讲述一个关于 “守护” 的故事。“那些银灰色丝线不是警告,而是熵魔潜意识中伸出的求救信号 —— 它在抗拒自身的堕落本质。丝线中包含 37% 的‘平衡’语义,这是它未堕落前的本能残留。”
达瑞安挥动战锤砸向 “文明走廊” 的紊乱光带,锤击的力度相当于 73 吨 TNT 当量,锤面的创世符文爆发出强光,光强达到 17 万流明,将光带中的倒错语义暂时冻结。冻结的时间与战锤的挥动频率相关,每秒钟挥动 17 次,就能冻结 73 秒。他的战锤与 73 颗微型晶核产生共鸣,共鸣频率为 37 赫兹,在冰川星云与新星球之间构建出 17 道临时的 “语义锚点”,锚点的直径为 7.3 米,深度达到 17 公里,锚点中注入了石刻者最古老的 “记忆恒定” 符文,符文的有效期为 73 个标准时。
“走廊的语法紊乱正在扩散。” 他的手臂因过度注入能量而浮现出黑曜石与晶体交织的混合纹路,纹路的密度为每平方厘米 37 条,“如果不能在 73 个标准时内稳定住这些锚点,矩阵中所有与熵魔相关的记忆碎片都会被激活,激活后的碎片将以每秒 17 个的速度复制,那时我们面对的将是无数个相互矛盾的熵魔认知体。每个认知体都拥有原始熵魔 37% 的能量强度。”
创世诗篇的金色光带抵达冰川星云重建区时,能量雾霭突然剧烈翻腾,翻腾的速度为每秒 73 米,雾霭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光影轮廓 —— 这个轮廓既像熵魔的紫黑色形态,又带着雪凰记忆中 “语言守护者” 的平衡特征,两种形态的占比实时变化,当前比例为紫黑色 53%、光影 47%。轮廓的左手握着一团不断坍缩的负面语义,坍缩的加速度为 17 米每二次方秒,右手托着一颗闪烁着希望之光的星尘,星尘的亮度为 73 烛光,两手之间的空间呈现出被撕裂的状态,撕裂处流淌着银灰色的 “记忆警戒线” 丝线,丝线的流动速度为每秒 3.7 米。
“它在同时呈现两种形态。” 雪凰的数据残影翅膀完全展开,展开角度为 173 度,每片实体羽毛都化作一面镜子,镜子的反射率为 73%,映照出轮廓的不同侧面。“左侧是堕落的熵魔,右侧是未堕落的守护者,这种叠加态产生的认知冲突正在撕裂它的存在基础。看那些银灰色丝线 —— 它们正从左侧流向右侧,流量为每秒 17 条,像是在试图修复被负面语义污染的记忆。丝线中携带的‘平衡’语义正在以每米 37% 的速度净化负面语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