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方小军后,李明阳没有停歇,紧接着一个电话打到了组织部。不一会儿,组织部长谢云便敲门走了进来。
“谢部长来了,坐。”李明阳从文件中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待谢云坐下后,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沉稳而带着紧迫感:
“谢部长,顾英一案,牵扯出的干部不少,很多关键岗位都出现了空缺。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不受影响,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转起来,你们组织部要立刻行动起来,抓紧时间,对这些空缺职位进行全面的干部考察和摸底。要尽快拟出一份具备任职资格、能力过硬、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初步名单,准备上会讨论。”
“好的,书记,我明白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谢云立刻点头,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快速记录着,“回去后我立刻部署,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考察小组,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尽快完成考察和名单拟定工作。”
记录完毕,他合上笔记本,身体微微前倾,用非常得体和尊重的方式询问道:“书记,关于这些空缺的职位,尤其是几个比较关键的位置,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比较属意或者觉得合适的人选,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一下?” 这是在情理之中的请示,也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
李明阳对此早有考虑,他也没有避讳,坦然说道:“我身边确实有一个人选。我的秘书方小军同志,跟了我一段时间,表现不错,人也稳重。我准备让他到基层去锻炼锻炼,增加一些实际工作经验。”
他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意向,但也给出了清晰的界限:“你看看下面哪个县区,有比较适合他的副县长职位,先安排这个职务,暂时不进入常委班子。至于其他剩余的空缺职位,”他特别强调道,“你们组织部要充分酝酿,也主动去征求和听取一下其他常委同志的看法和建议,综合考量,拿出一个比较均衡和稳妥的方案。”
这番话既明确表达了对方小军的培养意图,又展现了李明阳不搞“一言堂”、尊重集体决策的姿态。他并非不想安排更多自己信得过的人,但一来手下确实缺乏足够合适的备选人才,二来他也深知,在权力过渡时期,平衡各方、广纳意见远比急于安插亲信更为重要。
谢云是官场老手,立刻心领神会。他非常清楚,领导亲自开口为秘书安排去向,而且连具体职务(副县长)和层级(不入常)都点明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推荐”,而是明确的指示。他立刻郑重表态:
“好的,书记,请您放心。方秘书长的事情,我会亲自跟进,亲自落实,一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县区,妥善安排好。”这番“亲自落实”的表态,已经清晰地表明他会将这件事作为组织部当前的头等要事来办,确保万无一失。即便下面暂时没有合适的副县长空缺,他也会想办法“创造”出位置,否则就是他这个组织部长失职了。
办公室里,关于人事调整的谈话尚未完全结束,气氛原本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然而,这短暂的平静被一阵突兀而急促的脚步声和猛然被推开的房门瞬间打破!
甚至连敲门都忘了,秘书方小军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来,他脸上带着罕见的惊慌和急切,呼吸都有些不稳,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
“书记!”方小军的声音因为急促而显得有些尖锐,“省委……省委王书记和苏省长的车,已经……已经到市委大院楼下了!”
“什么?!”
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炸响。正坐在沙发上的李明阳和谢云几乎是同一时间,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两人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省委一二把手同时莅临,而且是毫无预兆的“突然袭击”,这在整个临海市的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李明阳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短暂的错愕之后,他率先反应过来,此刻时间就是一切!他立刻对方小军下达指令,语速快如闪电,不容置疑:
“小军!立刻通知所有在家的市委常委,五分钟内,全部到一号楼门前集合!快!”
随即,他转头对同样处于震惊中的组织部长谢云说道,语气同样急促:“谢部长,来不及等别人了,就我们两个,马上下去迎接!不能让领导等我们!”
话音未落,李明阳已经一个箭步冲出了办公室门口,甚至顾不上整理一下因突然起身而略显褶皱的衣襟。谢云也是瞬间惊醒,不敢有半分耽搁,立刻紧跟着李明阳的步伐冲了出去。
而被留在原地的方小军,则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给其他常委打去电话。
李明阳和谢云几乎是小跑着来到市委一号楼门前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的心更是提了一下——省委书记王振和省长苏海云已然下车,正并肩站在门廊下,神情轻松地交谈着,脸上甚至还带着些许笑意,仿佛只是寻常的驻足闲聊。然而,他们身后那肃立的随行人员和静静停靠的省委牌照车辆,无不昭示着此次到访的非同寻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