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就像一位温柔的使者,透过蓝色小屋的窗棂,轻柔地洒在林栀刚插好的向日葵上。那些向日葵金黄金黄的,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林栀仔细地调整着花瓶的位置,她微微蹲下身子,眼睛紧紧地盯着向日葵,就像一位细心的园丁在呵护着自己心爱的花朵,她想让每一朵花都能接收到晨光的抚慰,仿佛这样就能让它们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这是陆辰言离开后的第三周,时间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看似平静,却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很多东西。小屋的装修已近尾声,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和木屑的味道,那味道就像一段还未消散的记忆,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改变。林栀走进小屋,看着那已经粉刷好的墙壁,洁白如雪,摸上去光滑而平整;看着那新安装的木地板,纹理清晰,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门铃突然响起,那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小屋的宁静。林栀赶紧放下手中的花瓶,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邮递员。邮递员微笑着递给她一个厚实的包裹,那包裹用棕色的牛皮纸包着,外面系着一条红色的绳子,看起来很结实。寄件人署名是陆父,林栀心里不禁一动,她接过包裹,道了声谢谢,然后关上了门。
她把包裹拿到客厅的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除了一些装修材料的样品,还有一封手写信。那信纸是米黄色的,摸上去很柔软,信纸上的字迹是陆父沉稳的笔迹,一笔一划,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稳重而可靠。
"林栀,展信佳。小屋的产权文件已办妥,随信附上。辰言母亲特意选了那张橡木书桌,她说记得你提过喜欢在自然光下写作......" 林栀轻声读着信,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信纸,仿佛能感受到陆父写信时的温度。她知道,陆父和辰言母亲是在用心为她准备这个小屋,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信的末尾,陆父委婉地提到,希望在她方便的时候,能一起去看看辰言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这个请求让她握着信纸的手微微发紧,她的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辰言的过去。
上午的导师见面会上,威廉教授注意到她耳垂上那对北斗七星耳钉,那耳钉在灯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一样耀眼。教授了然地微笑,他的笑容很温和,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远程恋爱是场考验,但你们都是善于等待的人。" 教授的话语里充满了对他们的理解和祝福。
课后,她抱着书本穿过三一学院的庭院。庭院里的苹果树已经结出青涩的果实,那些果实小小的,绿绿的,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在秋风中,它们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她在树下的长椅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回复陆辰言凌晨发来的邮件。
他的邮件总是在北京时间的深夜发来,那时候伦敦还是深夜,而北京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邮件里附带着工作室的进展报告和思念,今天这封格外长,详细描述了他正在开发的新系统——一个能实时同步两地星空的互动平台。
"就像我们仍然并肩坐在康河边," 他在邮件里写道,"仰望同一片星空。" 林栀读着邮件,仿佛能看到陆辰言在电脑前认真敲击键盘的样子,她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她知道,虽然他们相隔万里,但他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就像那同一片星空下的两颗星星,相互辉映。
午后的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那声音就像一首轻柔的乐曲,在图书馆里回荡。她在特藏区查阅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星图册。那星图册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一些金色的星星和星座图案,摸上去很光滑。她轻轻翻开扉页,上面有一行熟悉的字迹:"赠给永远的好奇心——陆明远",这是陆父的名字。她仔细查看出版日期,正是陆辰言出生那年。在土星观测图的那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稚嫩的笔迹:"爸爸说土星像戴着草帽的爷爷。"
这意外的发现让她怔住了,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看到了什么稀罕玩意儿。原来在陆辰言还不会写字的时候,陆父就带他走进了星空的世界。她仿佛能看到小小的陆辰言,站在陆父的身边,仰着头,好奇地看着夜空中的土星,陆父则耐心地给他讲解着土星的样子,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教导着自己的学生。
傍晚回到小屋,装修工人们刚刚离开。房间里还残留着一些装修的工具和材料,地上有一些木屑和油漆渍。她按照陆辰言发来的示意图,将星空投影仪安装在客厅的斜屋顶下。那星空投影仪是一个黑色的盒子,上面有一些按钮和指示灯,看起来很科技感。当熟悉的星辉洒满房间时,整个客厅就像变成了一个神秘的星空世界,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真的在夜空中闪烁一样。她拍下照片发给他:"家已备好,只待主人归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