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门在林若涵身后轻轻合上,那抹淡雅的香水味与她带来的微妙张力,却如同无形的波纹,在空气中持续震荡了片刻才缓缓平息。
林骁明显松了一口气,他推了推眼镜,转向封瑶,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与担忧:“封同学,为了团队,拒绝了李教授的沙龙邀请……真的没关系吗?那个机会,对于拓宽学术视野,确实非常难得。”他深知学术圈人脉的重要性,更不愿因团队内部原因让封瑶错失良机。
封瑶转过身,脸上是令人安心的温和笑容,但眼神却清晰而坚定,仿佛早已权衡过所有利弊:“林骁学长,你的顾虑我明白。但请相信,我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李教授的沙龙固然是高端交流平台,但现阶段,对我们而言,扎实的数据和稳定的技术迭代,比任何浮于表面的交流都更重要。”她的目光扫过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徐卓远,他正微微颔首,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着什么,显然,这个“效率最优解”完全符合他的逻辑判断。“我们需要的是厚积薄发,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打乱自己的节奏。更何况,”她语气微顿,带着一丝洞察,“林若涵学姐带来的‘机会’,未必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纯粹。”
林骁闻言,若有所思。他回想起林若涵离去时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眼神,心中恍然。封瑶的考量,显然比他更深一层。“我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被封瑶话语中的笃定与远见所感染,心中那点不安也随之消散,重新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高精度电极帽上,“那我们继续?我详细演示一下标准化的清洁、校准和佩戴流程,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接下来的设备熟悉过程,在三人愈发默契的配合下顺利进行。林骁展现出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耐心细致的讲解能力;封瑶则凭借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融会贯通的悟性,迅速掌握要点,并能举一反三提出关键问题;而徐卓远,则如同一个精准的人形检测仪,对技术细节的把控近乎苛刻,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潜在问题。这间小小的临时实验室,仿佛成了一个与外界纷扰隔绝的知识堡垒,空气中弥漫着务实、专注与探索的浓厚氛围。
项目在稳定中一步步推进,封瑶在忙碌的学业与项目统筹中,并未忘记那份深植于心的、关于“弥补”的执念。前世,她将所有精力孤注一掷地投向爱情,最终满盘皆输,却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亲情。那个曾经因为她的封闭、倔强和尖锐而伤痕累累的家,是她心底最深的隐痛之一。
周五傍晚,夕阳给校园披上一层暖金色的薄纱。封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宿舍或实验室,而是特意绕道去了校外那家口碑极好的传统糕点房,排了十几分钟的队,买到了父亲最爱吃的、刚出炉的桂花糖糕,空气中弥漫着甜糯的香气。接着,她又精心挑选了一盒适合母亲体质、具有安神效果的温和花草茶。然后,她握了握拳,像是给自己打气一般,走进了校内的公共电话亭。
狭小的空间里,投下IC卡,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嘟…嘟…”声,封瑶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微微加速。前世,与父母的通话,大多是不耐烦的敷衍、理念不合的争吵,或是因她的冷漠而导致的漫长沉默。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叹息,母亲小心翼翼却又难掩失望的询问,都曾是压垮她精神世界的稻草之一。但这一次,一切必须不一样了。
电话被接起,是母亲那道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温柔如昔的声音:“喂?”
“妈,是我,瑶瑶。”封瑶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软,带着显而易见的亲近与依赖,这是她前世吝于表现的。
“瑶瑶?”母亲的声音立刻明亮了几分,透着惊喜,“这个点打电话回来,是遇到什么事了吗?钱够不够用?最近天气变化大,有没有感冒?学习别太累着自己……”一连串熟悉又久违的、几乎不带停顿的关切,如同暖流瞬间冲击着封瑶的心房,让她鼻尖控制不住地一酸。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语气努力维持着轻快:“妈,我没事,都好着呢!就是想你们了。我买了爸爱吃的桂花糕,还有给您选的花茶,明天周六我没什么事,给你们送回去吧?顺便……尝尝爸做的红烧肉了,在外面可想这一口了。”她刻意用上了略带撒娇的语气,这是她记忆中极为生疏的语调。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母亲明显带着惊喜和一丝难以置信、甚至有些哽咽的声音:“回来?好好好!回来好!我……我这就告诉你爸,让他明天一早去市场买最新鲜的五花肉!你……你学习不忙吗?项目呢?别耽误正事……”母亲语无伦次,喜悦之情几乎要透过电话线溢出来。
“项目进展很顺利,学习也能安排好,您就别操心啦。”封瑶笑着安抚,心中那片关于亲情的、沉重冰封的角落,仿佛被这温暖的声线融化开了一道裂缝,“明天中午前我就到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