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坐在冯一曼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后背不自觉地挺得笔直。他深吸了一口混合着咖啡香与绿植气息的空气,刻意放缓呼吸节奏,强行压下因冯一曼过于平静的反应而翻涌的忐忑。指尖摩挲着笔记本封面的纹路,脑海中快速闪过之前与白致远沟通的细节,以及昨晚赵芳竹逐字逐句帮他梳理的法律要点,那些清晰的逻辑框架此刻成了他最大的底气。
“冯经理,关于这份《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我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他声音微沉,刻意让语气保持平稳,同时伸手打开随身携带的皮质笔记本 —— 内页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条理分明,红色圈出核心诉求,蓝色补充法律依据,黑色记录可能的妥协空间。他将另一份打印好的协议推到冯一曼面前,纸上用荧光笔标出的修改意见一目了然。
冯一曼依旧是那副职业化的姿态,深色西装套裙衬得她身形干练,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浅笑。她双手交叉放在腿上,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目光落在协议上,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林宇的目光掠过笔记本上的第一条,语气坚定:“第一,关于薪酬结构。基础薪资部分,我要求维持原合同约定的两万二千元,不接受降至一万五千元的调整。” 他顿了顿,抬眼直视冯一曼,清晰地补充道,“如果公司坚持绩效与薪酬挂钩,我同意将绩效激励部分在基础薪资之外另行设立,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及相关司法实践,绩效占比不应超过总薪酬的 30%,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合理比例。”
他的指尖落在协议的薪酬条款处,加重了语气:“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以固定基本工资,即人民币两万二千元为准,不包含任何浮动绩效、奖金及补贴’。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加班费计算基数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若以包含浮动部分的薪酬作为基数,本质上属于变相降低法定加班待遇,不符合法律精神。”
冯一曼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视线在协议上停留片刻,依旧没有表态。
林宇心中的不安感隐隐放大 —— 这种毫无反馈的平静,比直接的反对更让人捉摸不透。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说:“第二,关于绩效考核条款。协议中‘三年内年化回报率 15%’的指标过于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必须具体化、可量化。”
他翻到笔记本的第二页,指着上面的计算公式:“我要求补充《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作为协议附件,明确‘年化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项目年度净利润 ÷ 项目总投入)× 100%’。这里的净利润,必须经双方共同认可的、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补充审计机构资质要求,增强法律严谨性】,审计费用由公司承担,数据来源不能仅凭公司财务部门单方面提供,需同时提供原始凭证及核算依据。”
他刻意停顿了两秒,观察冯一曼的反应 —— 对方依旧只是保持着浅笑,眼神深邃得看不出情绪,仿佛他说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林宇感到手心开始冒汗,指尖微微发凉,但还是强迫自己稳住心神,继续陈述:“这一要求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否则可能因约定不明导致合同无效,届时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关于免责条款。” 林宇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这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实施细则中必须明确列出免责情形,包括国家及地方文旅政策重大调整、不可抗力事件 —— 比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以及集团承诺的资源投入未能按时足额到位、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非我本人或项目团队原因导致的业绩波动。”
他一字一句地强调:“出现上述情形时,应予以免责,不得因此扣减绩效或认定考核不合格。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及《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若将非劳动者原因导致的损失归责于劳动者,相关条款可能因显失公平被认定为无效。”
冯一曼终于有了一丝动作,她拿起桌上的笔,在便签纸上轻轻划了一下,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林宇的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衬衫贴在皮肤上有些微凉。他握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甲无意识地掐进掌心,借着轻微的痛感保持清醒,抛出了最后一个核心诉求:“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份《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必须履行合法程序。”
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且需依法公示告知劳动者。” 他抬眼看向冯一曼,目光锐利,“我需要看到相关的会议纪要、职工代表签字记录以及公示凭证,未经民主程序的规章制度,不能作为考核和处罚的依据,这一点在司法实践中已有明确判例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