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计划”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的重要节点。江澈近来的行踪比平时更加神秘,书房的门关得更紧,视频会议也多了起来,但嘴角总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像是藏着巨大秘密的笑意。许念看在眼里,心中猜测着他会准备怎样的周年惊喜,是又一次技术驱动的浪漫,还是某个精心策划的旅行?
然而,就在周年日临近时,一封来自冰岛雷克雅未克的邮件,如同来自北极圈的一缕清冷新风,吹进了许念的邮箱。那是全球极具声望的“北极光艺术驻留中心”发来的邀请函,诚挚邀请她参与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冬季驻留项目,旨在探索极端自然环境下的艺术创作。
驻留期开始的时间,恰好覆盖了“桥梁”周年庆后的一整个季度。
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机会。冰岛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夜现象、地热能源,都与许念作品中一直探讨的“能量”、“宇宙”、“存在”等主题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无疑会为她的创作带来颠覆性的灵感冲击。驻留期间与其他国际艺术家的交流,更是宝贵的成长资源。
但三个月。不是几天,不是几周,是整整一个季度。这意味着她将再次与江澈分隔两地,并且错过“桥梁”步入第二年头几个月的关键发展期。
许念拿着平板电脑,看着那封设计简约却分量沉重的邀请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喜悦、渴望、纠结、愧疚……复杂的情绪在她清澈的眼眸中交织。她想起了不久前两人关于未来、关于孩子的理性探讨,那时的共识是“顺其自然”,但此刻,一个明确而极具诱惑力的“个人机遇”摆在面前,似乎与“共同经营”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张力。
江澈端着两杯刚煮好的咖啡从厨房出来,看到她对着屏幕出神的样子,将咖啡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顺势在她身边坐下,手臂自然地环过她的肩膀。
“怎么了?”他低声问,目光扫过屏幕,瞬间捕捉到了关键信息——“Iceland”、“Residency”、“3 months”。他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只是将目光投向许念,等待着她的开口。
许念将平板递给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冰岛的驻留邀请,三个月。”
江澈接过平板,快速而仔细地浏览了一遍邮件内容。他的表情很平静,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指尖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摩挲着。客厅里一时只剩下墙上挂钟细微的滴答声。
许念看着他沉默的侧脸,心慢慢提了起来。她知道“桥梁”正处于上升期,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共同决策。三个月的分离,对个人是机遇,对共同事业,或许是一种负担。
“时间有点长,”她轻声打破沉默,像是在陈述,又像是在试探,“而且,刚好是‘桥梁’第二年刚开始的时候……”
江澈终于抬起头,看向她。他没有回应关于时间的问题,而是反问,目光深邃而专注:“你想去吗?”
他的问题直接而核心,如同他一贯的风格。
许念迎着他的目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遵从内心,点了点头:“想。那里的环境和主题,对我的下一个系列可能至关重要。但是……”
“没有但是。”江澈打断她,语气平静却斩钉截铁。他放下平板,双手捧起她的脸,迫使她看着自己眼中毫无阴霾的支持,“想去就去。”
许念愣住了:“可是‘桥梁’……”
“‘桥梁’有我。”他的回答和当初支持她去新加坡时一样笃定,“一周年的基础已经打牢,第二年的发展框架我们也一起规划好了。执行层面,团队完全可以胜任。你的成长,你的灵感,同样是‘桥梁’最核心的资产。”
他看着她,眼神温柔而坚定:“记得吗?我说过,‘桥梁’是你的后盾和起点,不是束缚。三个月的分离,如果能换来你艺术生命的一次飞跃,值得。”
掉马了吗?
在面对可能影响共同事业的重大个人机遇时,江澈再次展现了他超越寻常伴侣的格局与无私的支持,完成了一次关于“爱与成全”的深度“掉马”。
掉下的,是任何可能存在于合伙关系中的短期利益考量或依赖心理。
露出的,是他对许念作为独立艺术家价值的绝对尊重与珍视,以及他将她的长期发展置于短期相聚之上的深远眼光。他的爱,是给予对方翱翔的勇气和天空。
“江澈……”许念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声音哽咽。她何德何能,能拥有这样一个永远站在她身后,推她去看更广阔世界的男人。
“别哭,”江澈用指腹擦去她眼角将落未落的泪滴,嘴角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周年惊喜差点就要被你发现了。”
他试图用轻松的话题转移她的情绪。
“周年惊喜?”许念吸了吸鼻子,好奇地问。
江澈却卖起了关子,神秘地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你的任务是,好好准备去冰岛的申请材料和创作计划。”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黏人起来,语气也带上了他特有的、混合着认真和撒娇的意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