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动作都流畅得让人窒息。
当画面定格在杨翼用后脚跟将球磕出的瞬间,战术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上帝视角的回放,让这次进攻的精妙之处纤毫毕现。
“太漂亮了……“
有年轻球员忍不住小声赞叹。
画面继续播放。
言澈高速插上,接到这记保姆级的传球,面前是开阔地。
然后,他起脚,射门。
“铛——!“
清脆的撞击声通过音响传遍整个房间,仿佛又在每个人的耳边重重敲了一下。
画面在皮球弹飞的瞬间定格。
彭桐没有说话。
他只是让画面停在那里。
言澈的脸涨得通红,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那声“铛“还在余音绕梁。
“言澈。“
彭桐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告诉我,你射门的时候,身体重心是不是太靠后了?“
言澈猛地抬头,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声音。
“是,还是不是?“
彭桐追问。
“……是。“
言澈的声音细若蚊蝇。
“为什么?“
“我……我太想发力了。“
“你想一脚把球门轰碎,对吗?“
彭桐的声音依然没有起伏。
言澈低下了头,算是默认。
彭桐没有再看他,而是对技术助理说:
“下一个。“
光幕切换,是另一段比赛录像。
杨翼在边路吸引了两名防守队员,突然一个加速变向,用一记匪夷所思的穿裆传球,将球送到了禁区弧顶。
谢源在那里无人盯防。
他接球,调整,起脚远射。
皮球高高飞起,直接飞上了二层看台。
画面再次定格。
这次,彭桐甚至没有提问。
他只是抬手,在光幕上划了一下。
一行刺目的红色数据跳了出来。
“传威胁球次数:9.9。“
他又划了一下。
另一行数据出现在下方。
“助攻:0.7。“
“谁能告诉我,这两个数字之间,差了什么?“
彭桐的视线扫过每一位球员。
没人敢与他对视。
“就算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转化率,差了4.6次必进球的机会!“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在封闭的房间里回荡。
“4.6次!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还是最保守估算。“
“意味着我们本来可以多五个球!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璟环门打成筛子!“
谢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拳头在身侧紧紧攥拢。
“教练,那球我没调整好……“
他试图辩解。
“调整?“
彭桐冷笑一声,走下台阶,站到谢源面前。
“杨翼把三个人过干净了,把球喂到你最舒服的位置,你还要调整?“
“你是在等对方守门员给你泡杯茶吗?“
谢源被噎得说不出话,面红耳赤。
“还有你,言澈!“
彭桐又转向另一边。
“单刀!比训练场上的点球机会还好!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打在横梁上?“
“我……“
“因为你们在害怕!“
彭桐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们害怕自己会浪费杨翼创造的机会!你们越怕,就越会浪费!“
“你们的身体,你们的技术,根本跟不上杨翼的思路!“
“他把球传给五秒后的你们,但你们还停留在原地!“
整个战术室,落针可闻。
球员们或羞愧,或不甘,或委屈,但没有人敢反驳。
因为彭桐说的,是血淋淋的事实。
“如何平衡他助攻和射门,发挥他最大作用倒是个问题。“
彭桐思绪拉回现实,将水杯狠狠顿在桌面,水花四溅。
事实上,言澈作为替补第一次大赛登场,他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值得培养。
“把璟环门七号刘秀冬的数据调出来,做个叠图对比。“
光幕闪烁,两张雷达图重叠在一起。
红色代表杨翼,蓝色代表刘秀冬。
红色的区域几乎完全覆盖了蓝色,只有在一个尖角处,蓝色略微超出。
“绝对百米速度。“
彭桐读出了那个数据。
“刘秀冬10秒39。“
“杨翼10秒42。“
吴长老补充道:
“除此之外,无论是盘带、射术、传球视野还是身体对抗,杨翼的数据都要优于刘秀冬。可以说,除了极限冲刺那一下,杨翼更加全面,无懈可击。“
彭桐盯着那张对比图,久久没有移开视线。
“刘秀冬是璟环门的绝对核心,拥有一切开火权。他的队友都在为他服务。“
“而杨翼……“
彭桐站起身,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在杨翼的名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他在为全队服务。“
“彭教头,您的意思是?“
“我们能给他传威胁球的球士太少,当然,齐远算一个。下场比赛,战术要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