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连忙点头:"当然要去!"
讲座在图书馆的报告厅举行,来听讲的人很多。苏念到得有些晚,只能坐在后排。让她意外的是,陆时砚也在,就坐在前排的嘉宾席上。
讲座开始后,主讲人详细讲解了宋代服饰的特点和演变。这些内容正好与苏念的论文相关,她听得格外认真,不时做着笔记。
中场休息时,她正准备去倒杯水,却看见陆时砚朝她走来。
"听得怎么样?"他问道。
"很有收获。"苏念兴奋地说,"特别是关于服饰纹样象征意义的部分,解决了我很多疑问。"
陆时砚点点头:"后半场会更精彩,主讲人会重点讲市井服饰。"
果然,下半场讲座主要围绕宋代市民的服饰展开。主讲人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服饰细节。这些内容让苏念如获至宝,笔记做得更加详细。
讲座结束后,陆时砚带她去见了主讲人。原来这位教授是陆时砚的旧识,专门研究宋代服饰史。得知苏念的论文选题后,他很热情地给了许多建议,还答应提供一些珍贵的研究资料。
这个机会让苏念受宠若惊。她知道,这都是陆时砚的特意安排。没有他的引荐,她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个级别的专家。
回办公室的路上,苏念忍不住问:"陆教授,您为什么这么帮我?"
陆时砚停下脚步,看着她:"因为我看重你的潜力。你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对美术和历史的结合有独到的见解。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很难得。"
他的肯定让苏念既开心又意外。她从未想过,自己的美术背景会成为优势。
"但是,"陆时砚话锋一转,"光有潜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努力。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我会的。"苏念郑重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写作中。有了专家的指导和丰富的资料,她的进展很快。每天她都会把写好的部分拿给陆时砚看,听取他的意见。
陆时砚的指导很严格,但也很耐心。他从不直接告诉苏念该怎么写,而是引导她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苏念受益匪浅。
有时加班到很晚,陆时砚会陪她一起讨论。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台灯的光线柔和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书墨的清香。在这种氛围下,学术讨论常常会不知不觉延伸到其他话题。
苏念发现,陆时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从艺术到哲学,从历史到现实,他都能侃侃而谈。这种深度的交流让苏念对他越发敬佩,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
一天晚上,他们讨论得特别投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宿舍门禁时间。苏念看着手表,有些着急:"怎么办?回不去了。"
陆时砚想了想说:"我有个朋友在学校附近开了家客栈,要不你先去那里住一晚?"
苏念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这么晚回去,确实会吵醒室友。
陆时砚亲自送她到客栈,还细心地嘱咐前台多准备一床被子。这家客栈很有特色,装修古朴雅致,院子里种着竹子,环境十分清幽。
"好好休息,明天早上我来接你。"陆时砚说完,转身离开。
苏念站在客栈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愫。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范围。
第二天一早,陆时砚果然准时来接她,还带来了早餐。是他特意去城南那家老字号买的糖醋排骨和几个小菜,都是苏念喜欢的口味。
"听说这家店很出名,就想带你来尝尝。"他语气自然,仿佛这只是件小事。
但苏念知道,那家店离学校很远,开车要半个多小时。这份心意,让她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论文写作进入最后阶段,苏念几乎整天泡在办公室里。陆时砚也陪着她加班,有时指导论文,有时处理自己的工作。
在一个雨夜,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室内的灯光温暖而宁静。苏念正在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发愁,陆时砚走到她身边,俯身看着屏幕。
"这里可以再加一些关于纹样象征意义的分析。"他指着一段文字说。
由于靠得太近,苏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感受到他呼吸的温度。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手指在键盘上微微颤抖。
陆时砚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直起身子,语气依然平静:"不要紧张,慢慢来。"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办公室的灯瞬间熄灭了。黑暗中,苏念下意识地轻呼一声。
"别怕,只是跳闸了。"陆时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我去找手电筒。"
苏念坐在原地,听着他在黑暗中摸索的声音,心里既害怕又有些莫名的期待。很快,一束光亮起,陆时砚拿着手电筒走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