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城那一声低沉的“好”字,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清醒的气力,余音在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空气中缓缓沉淀,化作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短暂地将外界的纷扰与危险隔绝在外。他重新闭上双眼,这一次,眉宇间那惯常锁着的坚毅与警惕终于松懈了几分,呼吸变得沉缓而规律,紧绷的肌肉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允许自己在这份无声誓约的庇护下,沉入身体极度渴求的深度修复之中。
宋墨涵维持着俯身的姿势,久久未动。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细致地描摹着他沉睡的轮廓——监护屏幕上稳定起伏的曲线,缠着厚重绷带却依旧能看出精悍线条的胸膛,以及那双即使闭合也难掩锋锐的眼睫。身体的疲惫如同永无止境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她的极限,但精神的弦却因“潘多拉”的诡异、顾锦城强行压制的焦虑,以及对“创生科技”那无处不在的阴影的担忧,而绷得紧紧的,无法松弛分毫。她不仅是他的医生,此刻,更是他意识边缘最后的哨兵。
时间在绝对洁净的隔离舱内仿佛失去了标准流速,只有生命监护仪规律的“嘀嗒”声,以及角落“谛听”系统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如同基地沉稳的心跳,标记着光阴的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舱门再次无声滑开。进来的是唐雨柔,她手中端着的不是冰冷的医疗盘,而是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特制营养液和一小份温度适中的能量流食。
“宋医生,您已经连续值守超过十二个小时了。”唐雨柔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与坚决,她将东西轻轻放在旁边的置物架上,“这是周老亲自吩咐后勤准备的,命令您必须补充能量和休息。顾队长这边,由我接替看守。我以我的专业素养保证,会严格按照您设定的所有参数进行监护,‘谛听’系统的任何细微报警,或者我观察到任何异常,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宋墨涵抬眼,对上唐雨柔清澈而沉稳的目光。这位新调来的护师,不仅专业能力过硬,身上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洞察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理智在告诉她,唐雨柔说得对,她不能倒下,顾锦城后续漫长的康复之路,离不开她保持最佳状态。而且,将监护工作交给唐雨柔这样细心且专业的同事,远比她自己硬撑要更稳妥。
“……好。”宋墨涵终于点了点头,声音因长时间未开口而带着明显的沙哑,“他的中心静脉压需要特别留意,趋势比单次数值更重要。还有体温,我担心手术应激期过后,会有迟发性感染迹象……”
“明白,”唐雨柔立刻接口,语气笃定,“腹部伤口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和性状,我会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神经修复剂注射后的瞳孔对光反射、肌张力细微变化,也已列入重点观察清单。”她对顾锦城复杂病情的熟悉程度,让宋墨涵心中稍安。
这种专业上的默契让宋墨涵终于允许自己暂时离开。她站起身,因久坐和极度疲惫,眼前骤然一黑,身形不受控制地微微晃动。唐雨柔眼疾手快,立刻上前一步,稳稳扶住她的胳膊,力道恰到好处,既提供了支撑,又未显得冒犯。
“宋医生,您必须照顾好自己。”唐雨柔看着她眼下的浓重青黑和苍白憔悴的面容,语气里带着真挚的敬意,“顾队长能闯过手术这一关,您是首功。但接下来的康复和可能面对的挑战,需要您保持清醒和精力,您不能先累垮了。”
宋墨涵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没有再多推辞。她端起那杯温热的营养液,几口饮下,温热的液体划过干涩的喉咙,似乎也驱散了一丝萦绕在骨髓深处的寒意。她又深深看了一眼在药物作用下沉睡的顾锦城,仿佛要将他的安稳模样刻入脑海,这才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走向隔离舱内侧那个仅能容纳一张窄床的简易休息室。
她没有真正入睡,只是和衣躺下,闭目养神。耳朵却像高度灵敏的雷达,时刻捕捉着外间传来的每一个细微声响——唐雨柔轻柔而规律的脚步声、仪器平稳运行的电子音、以及她偶尔压低声音记录数据时碎念的关键词。一切似乎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平稳运行。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静,在数小时后被骤然打破。
外间传来唐雨柔音量稍高、带着清晰警觉的呼唤:“宋医生!请过来一下!”
宋墨涵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是条件反射般从窄床上弹起,瞬间冲到了外间。“怎么回事?”她的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急促。
只见唐雨柔正俯身在床边,一手轻按在顾锦城未受伤的右肩胛处,语气保持冷静,但语速明显加快:“顾队长体温在半小时内异常升高,目前38.5度,并且伴有不明原因的肢体僵直和细微肌束震颤。这种症状模式,不像典型的术后吸收热,也与常规神经恢复反应的表征不符。”
宋墨涵立刻上前,指尖精准地搭上顾锦城的颈动脉,脉搏快而有力,触手所及的皮肤一片滚烫。她熟练地翻开他的眼皮,瞳孔对光反射虽然存在,却透着一丝异样的迟滞。最让她心头一紧的是,顾锦城即使在深度镇静下,牙关也不自觉地微微咬紧,下颌线绷得像冷硬的岩石,左手无意识地紧紧攥成拳,指关节因用力而再次泛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