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居区的街道,比安置点要安静许多。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紧闭着,只有少数几家的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烛火,像一颗颗星星,点缀在黑暗的街道上。刘江沿着街道慢慢行走,脚步很轻,生怕惊扰了正在休息的百姓。
走到一家小院前,刘江停下了脚步。院子里,一盏烛火从窗户里透出,映照着一个妇人的身影,她正坐在窗前,缝补着一件破旧的衣物。刘江隐约听到,院子里传来男人的低语声。
“娘子,明天我就要随大军出征了,你和孩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舍。
“嗯,你也要保重自己,一定要活着回来。”妇人的声音带着哽咽,“孩子还小,不能没有爹。”
刘江悄悄探头望去,只见院子里,一个身着军装的士兵,正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脸上满是温柔。小女孩紧紧抱着士兵的脖子,哭着说:“爹,我不要你走,我怕鞑子,我怕你出事。”
士兵轻轻抚摸着小女孩的头,眼眶泛红:“乖女儿,别哭,爹是去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你和娘。等爹打败了鞑子,就回来陪你,给你买糖吃。”
妇人走到士兵身边,递给他一个包裹:“这里面是我给你准备的干粮和衣物,路上小心点,别冻着,别饿着。”
士兵接过包裹,紧紧抱了抱妇人,又抱了抱小女孩,转身朝着院外走去。走到门口时,他又回头望了一眼,眼中满是不舍,然后才毅然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刘江站在暗处,看着这一幕,心中一阵酸楚。这些士兵,他们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他们也有血有肉,也有牵挂。可在清军的铁蹄面前,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
他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了几个类似的场景。有的士兵正在和家人告别,有的士兵正在给家人写信,还有的士兵,只是默默地坐在院子里,看着自己的家人,一言不发,眼中却充满了决绝。
走到军营附近时,刘江听到了整齐的训练声。他悄悄靠近,只见校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夜间训练。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挺拔如松,长枪挥舞,寒光闪烁,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他们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仿佛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可刘江也看到,在训练间隙,有士兵会悄悄望向民居区的方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与不舍。他们知道,在那些灯火通明的院子里,有他们最牵挂的人,有他们想要守护的一切。
“总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刘江回头看去,是陈烈。他刚结束训练,身上还带着汗水,看到刘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陈烈,”刘江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声张,“士兵们的士气怎么样?”
陈烈走到刘江身边,声音低沉:“士气很高,弟兄们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沉重,“很多弟兄都在担心家人,怕自己走了,家人会出事。”
刘江点点头,目光望向校场上的士兵们:“我知道。他们都是好样的,为了守护家园,为了保护家人,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总制,您还没做出决断吗?”陈烈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刘江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说道:“陈烈,你说,我们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
陈烈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回答:“为了赶走鞑子,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为了抗清复明。”
“是啊,为了百姓。”刘江叹了口气,“可如果我们的战斗,只会让更多的百姓死去,只会让更多的家庭破碎,那我们的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陈烈沉默了,他知道刘江心中的纠结。死守,会让上万军民葬身火海;归附,会让抗清的火种熄灭;突围,会让很多人牺牲,很多家庭失散。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总制,我知道您很难。”陈烈缓缓说道,“但弟兄们都相信您,百姓们也都相信您。无论您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会跟着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江看着陈烈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温暖。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无数信任他的士兵和百姓。这份信任,是他最大的动力,也是他最沉重的负担。
他继续在军营附近行走,看着士兵们训练的身影,看着他们望向家人时的眼神,心中的责任感越来越重。他想起了安置点里难民的恐惧,想起了民居里百姓的期盼,想起了士兵们的决绝与不舍。他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守护百姓和士兵,又能延续抗清火种的道路。
夜色渐深,训练声渐渐平息,士兵们回到了营房。刘江缓缓转身,朝着核心箭塔的方向走去。他的脚步很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无数人的心上。他知道,明天清晨,他必须给所有人一个答复,一个关乎上万军民命运的答复。
喜欢明末铁院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末铁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