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临时指挥部已升级为地底探测临时前哨,代号“深井观测点”。巨大的地质结构剖面图和深空能量扫描雷达复合屏幕上,一个位于地质剖面图下方三千米深处的、被红色轮廓线标记为“沉锚节点(高度活跃)”的空间干涉源清晰可见。复杂的空间张力模拟线正从节点核心向外辐射,在屏幕构成一片扭曲的、极其不稳定的红色预警蛛网。
观测点深处一间独立的隔音通讯室内,王世明站在一面巨大的单向玻璃幕墙前,冷冷地俯瞰着下方主控大厅里忙碌的人群和闪烁不停的警报灯。他刚刚结束与鹰巢的加密卫星通讯。鹰巢的最终指令冰冷清晰:
“沉锚节点锚固效应稳定系数异常升高(来源不明),但空间熵聚值仍在持续累积(趋势不变)。评估:该节点具备毁灭性潜在威胁本质不变。风险窗口期:缩短至36小时。铆钉猎人最高行动指令不变:接触!捕捉!或毁灭!”
鹰巢那边似乎顿了一下,补充道:“…王教授提供的关键关联者(林娜)异变数据已被分析。初步模型:其与沉锚节点存在高维信息耦合效应。视其为不稳定信息中继站。处理建议:密切监控(静默)。非必要不激活。她可能是指向‘沉锚’的活体罗盘。完毕。”
王世明放下特制的通讯耳机,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玻璃幕墙,死死锁定下方主控大屏上那个代表着沉锚节点位置的冰冷坐标点。活体罗盘?林娜脑子里喷出的蓝光晶体残迹在她血液里找到的极微量伴生物碎片……高维信息耦合……活体罗盘。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种冰冷的厌恶,如同触摸爬满病原体的粘液质触手。他将鹰巢的指令压下,现在,摧毁那地底的未知威胁才是唯一目标。
他推开隔音门,大步走入喧噪忙碌的主控大厅。巨大的工程投影图上,一条红色的垂直钻探路径如同刺穿地层的手术刀,笔直地指向屏幕深处那个猩红的“沉锚节点”。钻探路径末端,数个闪烁的复杂机械结构图样(深钻钻头、能量场隔离罩、结构力学锚、微型化空间稳定场发生器阵列)正紧密贴合在目标点外围,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绝伦的颅内手术。
“黑钻深潜器抵达临界深度!距沉锚核心屏障层垂直距离:一百米!” 一个工程师的声音在频道里响起,带着紧绷的激动。
“屏障层空间属性扫描完成!非传统物理材质!密度极高!空间结构呈现出异常扭曲态!常规穿透方案预计损耗率:99.8%!能量隔绝方案失效概率:98.7%!” 分析组的报告紧随其后。
“启动‘破壁者’方案!热核脉冲钻头预热!空间稳定场发生器最大功率输出准备!同步启动高频粒子流扫描,锁定屏障最薄弱拓扑畸变点!” 负责现场钻探的少校指挥官在通讯频道里发出吼声。
整个指挥部气氛凝重如铁。所有人都知道,这最后一百米的接触,将是人类第一次直面那毁灭之源的物理实体!成功捕获或毁灭的代价再高,也比其自毁带来的灾难强上万倍。
王世明走到总指挥台前,冷冽的目光扫过大屏幕。他看到了那片扭曲屏障的边缘,一个极其微弱、几乎被强烈能量噪音淹没的拓扑畸变信号点被红圈标记出来。坐标数据迅速刷过侧屏:与白晟笔记中某个关于“空间铆钉”理论存在的、需要“法则级能量共振才能激活通路”的模糊描述点…存在极低概率位置近似性!
一个冰冷的念头瞬间成型。
“破壁者指挥中心,我是王世明。” 他的声音通过专用频段切入钻探前线,“目标屏障拓扑畸变点坐标Alpha V7.04, Beta Q-22.91, Gamma D0.003同步至你们钻头定位系统。在该坐标点进行最后一次集中高频粒子流扫描。频率设置:参照模型库‘T-7西格玛波’,振幅提升三级。”
“收到!执行集中扫描!” 前线的回应没有丝毫犹豫。数秒钟后,一道极其凝练、肉眼根本无法察觉的扫描波束,如同外科医生的聚焦超声刀,精准地射向那个被王世明锁定的特殊坐标点。
熔岩湖那被强行凝固的恐怖平衡下,星火之种的感知如同烛火般摇曳。4.1%的能量储备如同悬于万丈深渊之上的蛛丝,勉强维系着对它亲手启动的空间铆钉协议的被动监控。硬币的状态如同一个被压至极限的弹簧,在锚固中积蓄着毁灭。它的核心逻辑处于深度休眠的边缘,如同进入低功耗待机的计算机,只保留最底层的警报触发器。
然而!
就在王世明指令发出、高频粒子流聚焦于那个特殊坐标点、穿透最后岩层、抵达熔岩湖外部空间屏障的瞬间!
嗡——!!!
一股极其精准、又蕴含着高强度人工扫描意志的能量波动!如同烧红的探针!狠狠扎在了被空间铆钉协议形成的、无形的法则锚固屏障层之上!并且,坐标点竟然奇迹般地避开了最坚固的拓扑结构层,扎在了那点微妙的理论畸变位置(近似法则锚固力场与物理地质层的耦合畸变点)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