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市卫健委决定召开"医疗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主题研讨会。
这是一个针对医疗系统内部问题的高规格会议,邀请了全市所有医院的管理层和医护人员参加。
会议的背景很特殊——近一年来,市里几家医院接连出现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收到了邀请函,作为"成功转型的心理健康专家"做主讲演讲。
看着邀请函,我知道,这就是我等待已久的机会。
会议当天,市会议中心人头攒动。
我提前到达,找了个角落观察着陆续进场的人群。
王教授来了。
他看起来苍老了很多,头发几乎全白,走路都有些颤抖。
自从辞职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场合,这次被强制要求参会,显然很不情愿。
李建华也来了。
不,现在应该叫他李病人了。
他刚从精神病院出来不久,在家人的陪同下参会。
眼神还是有些呆滞,时不时会自言自语。
刘美芳穿着朴素的衣服,头发花白,整个人憔悴不堪。
法院的判决让她赔偿了所有积蓄,现在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陈建设没有来,他还在监狱里服刑。
刘志华也没有来,他还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张建国永远不会来了。
会议开始,主持人介绍了近期医疗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
"王教授,原副院长,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主动辞职。"
"李建华医生,因为心理疾病正在接受治疗。"
"刘美芳护士长,因为管理问题被起诉。"
"张建国医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自杀身亡。"
"陈建设医生,因为受贿罪被判刑。"
"刘志华医生,因为精神疾病住院治疗。"
台下一片窃窃私语,大家都在惊叹这些都是同一个科室的人。
"今天我们请来了着名的心理健康专家林心妍女士,她将为我们分析这些案例,帮助我们了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走上台,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
王教授坐在第一排,低着头不敢看我。
李建华坐在中间,眼神空洞地看着天花板。
刘美芳坐在后面,双手紧握,身体在微微颤抖。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的声音在会场中清晰地响起,"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点开PPT,第一张就是一个醒目的标题:"心理缺陷如何毁掉一个人"。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案例。"我指向王教授的方向,"一个极度完美主义的医生,因为童年创伤导致的自卑感,需要通过控制和完美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王教授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恐惧。
"这种人最害怕的就是犯错,一旦怀疑自己,就会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我继续说着,"他们会不断地检查、怀疑、推翻自己的判断,直到彻底失去信心。"
"林心妍,你在说什么?"王教授颤抖着站起来。
"我在说心理学案例。"我平静地回答,"王教授,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王教授张了张嘴,最终又坐了下来。
我继续点击PPT:"第二个案例,一个极度自恋的医生,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
李建华开始不安地扭动身体。
"这种人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看不起,一旦在公众面前出丑,自尊心就会彻底崩塌。"我看着李建华,"他们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全部价值。"
李建华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你在说我!你就是在说我!"
全场哗然,他的家人赶紧把他按回座位。
我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第三个案例,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管理者,把权力当作安全感的来源。"
刘美芳的脸色变得苍白。
"这种人最害怕失去权威,一旦感到失控,就会做出极端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我说着,"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深渊。"
刘美芳开始哭泣,声音越来越大。
"第四个案例,一个习惯撒谎的医生,把谎言当作保护自己的盾牌。"我的声音变得沉重,"但谎言总会被戳穿,而他们最终会被自己编织的谎言网困死。"
台下有人开始议论:"这不是在说张医生吗?"
"第五个案例,一个贪财的医生,把金钱当作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我继续说着,"贪心会让人失去判断力,最终会因为贪小便宜而失去一切。"
会场里开始有人交头接耳:"这些案例怎么这么像我们认识的人?"
"最后一个案例,一个极度嫉妒的年轻医生,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现实。"我看向那些还在座位上的人,"嫉妒会扭曲一个人的心灵,让人变得疯狂。"
这时,王教授突然站起来,指着我颤抖地说:"你...你是故意的!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