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将青铜巨人的三维模型拆解成数百个零件。
当齿轮传动系统的全息图投射在青石上时,石面映出的鹿台影像突然放大,青铜巨人的胸腔缓缓打开,露出里面跳动的幽蓝色光球。
“那不是火焰。”青林瞳孔骤缩,“是等离子体。”
姜子牙的手指在青石边缘的刻痕上滑动,影像随之切换到巨人的足底。
数十根青铜导管从脚踝延伸至鹿台地基,导管里流淌着银白色的液体,在光影中泛着金属光泽。
“水银。”姬昌抚着胡须的手突然顿住,“商纣在鹿台地下引淇水炼汞,原来不是为了炼丹……”
“是为了做冷却剂。”青林调出商周时期的水文数据,全息图上立即浮现出朝歌周边的地下河道,“等离子体核心的温度能达到五万摄氏度,必须用液态汞的循环系统降温。
那些被史书称为‘妖火’的蓝光,其实是汞蒸汽被电离后的现象。”
青石突然剧烈震颤,影像中的青铜巨人突然转向镜头,红光闪烁的眼睛里映出鹿台顶端的穹顶。那里镶嵌着数十块菱形水晶,在日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束,将巨人的影子投射在朝歌城的上空,竟有百米之高。
“光学投影。”青林恍然大悟,“商纣用大气折射原理制造巨人幻象,让百姓以为是神明降世。”
姜子牙突然按住青石边缘的八卦凹槽,影像瞬间沉入黑暗。再亮起时,画面变成了西岐的冶炼作坊——周公旦正将某种黑色矿石倒入熔炉,矿石熔化时冒出的不是黑烟,而是淡紫色的电弧。
“陨铁。”青林放大画面,“含镍量超过30%,是制作超导线圈的绝佳材料。你们在造电磁炮?”
周公的影像突然抬头,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他们。他拿起一根冷却后的金属棒,对着石壁挥去,一道蓝色电弧喷涌而出,在岩石上烧出焦黑的沟壑。
“非炮,乃匙。”姜子牙的声音带着凝重,“鹿台的青铜巨人有量子锁,唯有这种陨铁制成的‘剑’能切断它的能量回路。”
青林的平板电脑突然发出警报,屏幕上的齿轮模型开始疯狂转动,与青石影像中的巨人齿轮转速逐渐同步。当两者完全吻合的瞬间,石面突然渗出淡蓝色的液体,在地面汇聚成朝歌城的三维地形图。
“这是……能量轨迹?”姬昌指着图中流动的蓝光,“从鹿台延伸到羑里城的方向。”
青林的呼吸骤然停滞。羑里城是周文王被囚禁之地,史书记载他在此推演周易。如果能量轨迹连接两地,说明所谓的“演易”,或许是在破解商纣的能量网络。
他蹲下身,用手指沿着蓝光划过的路线移动,停在一处标注着“摘星楼”的光点上。青石影像立刻切换,纣王正站在摘星楼顶,将一枚青铜令牌插入控制台。令牌上的纹饰与青林在殷墟发现的青铜匣子如出一辙。
“那是时空锚点的启动器。”青林调出匣子内部的结构对比,“商纣不仅造了青铜巨人,还想通过锚点召唤外星舰队。”
姜子牙突然起身,从山洞深处拖出一个布满铜锈的圆盘。圆盘边缘刻着二十八宿的名称,中心镶嵌着块半透明的晶体,当圆盘对准青石时,晶体里浮现出姜子牙年轻时的影像——他站在一艘坠落在昆仑山的飞船残骸前,手中拿着与青铜巨人胸腔里相同的蓝色光球。
“我并非昆仑隐士。”姜子牙的声音带着金属共鸣,“此物是‘天外来客’的核心动力,他们称其为‘反物质容器’。当年飞船坠毁时,我侥幸存活,却发现商纣的人早已在残骸周围徘徊。”
影像里,商纣的士兵正将外星尸体拖上战车,尸体的血液在地面腐蚀出滋滋作响的沟壑。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祭司举起权杖,权杖顶端的水晶突然发出红光,外星尸体竟缓缓站了起来,眼窝中跳动着与青铜巨人相同的红光。
“意识移植技术。”青林的后背渗出冷汗,“他们在用外星人的大脑控制机械躯体。”
青石突然暗了下去,所有影像化作一行篆字:“甲子日,五星聚于房,乃破局之时。”
青林猛地看向平板电脑上的星历模拟——公元前1046年农历二月初四,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将在房宿区域连成一线,形成罕见的五星连珠。这种天象产生的引力波,足以干扰任何依赖时空锚点的设备。
“牧野之战选在这天,不是因为占卜吉利。”他将星历图与青石上的能量轨迹重叠,“是要用天体引力撕裂鹿台的防御系统!”
姬昌突然握住青林的手腕,他的指尖在颤抖:“先生的意思是,我儿姬发伐纣之日,需借天之力?”
青林看着石面上重新亮起的蓝光,青铜巨人的影像正在分解,每个齿轮都标注着精确的尺寸。其中一块齿轮的内侧,刻着与“文王”号主引擎相同的螺旋纹路。
“不是借天之力。”他点开齿轮的全息解剖图,里面嵌套着微型的反物质容器,“是要用商纣自己的武器,炸掉他的能量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