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呼吸骤然停滞。他不是在比喻,他是在陈述事实。这个被后世尊为"神子"的男孩,很可能和他一样,是个穿越者,甚至可能来自比21世纪更遥远的未来,或者...另一个文明。
"那你为什么来这里?"青林的声音有些颤抖。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一直坚信宇宙的终极法则是数学,是物理,是可以被量化的公式。但眼前的一切正在动摇他的世界观。
耶稣抬头望向星空,榛色的瞳孔中映出亿万星辰:"为了修正一个错误。很久以前,我们的观察者来到这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但这颗种子长得太快,快要撑破土壤了。"他顿了顿,转头看向青林,眼神里带着一丝困惑,"就像你带来的那个'铁盒子'一样,扰乱了这里的平衡。"
青林猛地站起身,心脏狂跳不止。他说的是粒子对撞机!他知道自己的来历!
奇迹背后的科学
随着耶稣渐渐长大,他开始在加利利地区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奇迹"。青林作为他最亲近的朋友,成了这些奇迹的见证者,也成了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在迦拿的一场婚礼上,当主人家的酒喝完时,耶稣让仆人把空石缸装满水。青林注意到他悄悄往水里滴了一滴从口袋里取出的透明液体,然后用手指在水面画了个复杂的符号——那是分子重组的方程式。当宾客们举杯饮酒时,青林偷偷尝了尝缸底剩下的液体,舌尖传来的不是酒的醇香,而是一种微弱的电流感,就像接触到超导体时的触感。
"这是纳米机器人。"事后耶稣向他解释道,"它们能重组水分子的结构,模拟出任何液体的特性。不过能量消耗很大,不能常用。"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金属球,球体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是能量核心,快用完了。"
青林接过金属球,立刻感受到了它内部稳定的能量波动,这与他研究的冷聚变反应堆原理相似,但效率高出了几个数量级。"这是你们文明的技术?"
"算是吧。"耶稣笑了笑,夺回金属球小心地收好,"不过是几千年前的老古董了。真正的技术,你们还要等很久才能理解。"
最让青林震撼的是耶稣治愈病人的能力。有一次,他们在耶路撒冷遇到一个瘫痪了三十八年的男人,耶稣只是让他站起来走几步,那人就真的痊愈了。青林注意到耶稣在说话时,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蓝光,而那个男人的脊柱部位有明显的热感。
"你在他体内重建了神经连接?"回到住处后,青林迫不及待地问道。他曾经在实验室里见过类似的技术演示,通过纳米机器人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但从未达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
耶稣点了点头,揉了揉眉心,看起来有些疲惫:"很难,这个身体的能量输出有限。而且...改变因果线会产生副作用。"他指了指窗外,一个刚才还在街头乞讨的盲人正茫然地站在那里,明明已经重见光明,却不停地用手摸索着前方,"看到了吗?强行修复会导致信息紊乱,就像你说的...系统bug。"
青林沉默了。他开始理解耶稣之前说的"修正错误"是什么意思。这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观察者,正在用有限的技术干预人类的发展,试图引导历史走向一个更合理的方向。但每一次干预,都会引发新的混乱,就像他当年启动粒子对撞机时,从未想过会撕裂时空,让自己困在这个时代。
随着耶稣的名声越来越大,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十二个核心门徒,青林认识他们每一个人——沉稳的彼得,多疑的多马,精明的犹大...他知道这些人的命运,知道那个最终会背叛耶稣的人是谁。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对吗?"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青林看着耶稣在油灯下整理着一卷羊皮纸,上面画满了奇怪的星图。
耶稣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时间不是线性的,就像你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书,我也能看到未来的可能性。"他指着星图上的一个红点,"三天后,这里会出现一颗超新星,亮度足以在白天看到。那是我们文明的信号,问我是否要启动'清除程序'。"
青林的心沉了下去:"清除程序?"
"就是让一切回到原点。"耶稣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抹除所有干预的痕迹,包括我,包括你,包括那些被改变的生命。"他顿了顿,看向青林,"你想回去吗?那颗超新星的能量可以帮你修复时空裂隙。"
青林愣住了。回家,这是他穿越以来最大的愿望。他想念实验室里冰冷的仪器,想念深夜便利店的热咖啡,想念那个有网络和空调的世界。但看着眼前这个既是神子又是异乡人的朋友,看着窗外那些因为耶稣的帮助而重获新生的人们,他突然犹豫了。
"如果...如果不清除呢?"青林小心翼翼地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