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雯珺离开后,公寓骤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城市永不疲倦的低沉嗡鸣。
张予曦缓缓滑坐在柔软的沙发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才被他握过的手腕,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和那份不容置疑的力道。
窗外,那片“跌落的星河”依旧璀璨,却无法照亮她此刻纷乱如麻的心绪。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心里早已有了他。那个在片场默默递来暖手宝的身影,那个总是用沉静目光追随她的男人,那份“蓄谋已久”的深情告白,像藤蔓一样早已悄然缠绕住她的心。
可是——
“我们的事业,才刚刚有起色啊……”
她对着空寂的房间低语,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指尖划过冰凉的手机屏幕,锁屏上是《深情眼》杀青时的大合照。
照片里,毕雯珺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目光却越过人群,专注地落在她身上。
那种专注,她太熟悉了,熟悉到让她心头发烫,也让她心生惧意。
她已经34岁了,在这个对女演员花期格外苛刻的名利场,这个数字如同一道无形的分水岭。
曾经引以为傲的模特身材和精致容颜,如今却成了转型路上甩不掉的标签;好不容易凭借一部部作品打磨演技,努力想撕下“花瓶”的刻板印象,却又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舞台上,被贴上“百灵鸟”的调侃和“遗珠”的遗憾。
记忆不受控制地闪回,初舞台《红昭愿》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音准调侃,像细密的针扎在心上。
她报班、加练,在深夜空旷的练习室里挥汗如雨,膝盖上的淤青叠着淤青,只为证明自己不只是靠脸。
她甚至开了那个小号,像剥开一层保护壳,将笨拙的努力摊开在阳光下,渴望一丝认可。
可最终,那十票之差,像一道冰冷的鸿沟,横亘在她与梦想的舞台之间。
“或许,我真的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
一丝苦涩的笑意爬上嘴角。命运之神似乎总在关键时刻吝啬于眷顾她。
直到那个寒冷的冬天,《深情眼》的片场。
毕雯珺的出现,像一束意外却温暖的光,穿透了她习惯性包裹的坚硬外壳。
寒风凛冽的户外拍摄,他会不动声色地站在风口,用高大的身形为她挡去刺骨的风;察觉到她情绪低落时,他总能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她随口提过的小零食,或者只是递来一杯恰到好处的温水,笨拙却真诚地安慰;最让她心尖发颤的是那个生日,推开门,猝不及防地看到风雪中捧着大束白色郁金香的他,鼻尖冻得通红,睫毛上挂着细小的冰晶,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只为了说一句“生日快乐”。
这些细碎到几乎被忽略的温暖,如同涓涓细流,日积月累,早已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她生活的每一条缝隙,将她原本规划好的、充满戒备的世界贯穿,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经纪人发来的新剧本邀约。
一行行文字跳入眼帘,是关于角色、档期、商业价值的冰冷计算。
张予曦的目光停留在屏幕上,心绪却飘得很远。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十几年,似乎一直在为“证明自己”、“站稳脚跟”、“抓住机会”而拼命奔跑,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
她为事业倾尽所有,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一切可能的风险,包括……爱情。
她习惯了保护自己,也习惯了用“为他好”的名义推开真正渴望的东西。
“或许……是该给自己一个机会?”
她甩了甩头,“这么晚了,脑子都不清楚。”
但那个念头如同破土的嫩芽,在这两天带着一丝怯懦,却异常坚定地冒了出来。
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也不是为了抓住什么虚无的运气,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那颗被温暖过、也渴望温暖的心。
张予曦的手指悬在置顶的那个聊天框上方,心跳如擂鼓。
她删了又打,打了又删,那些理性的分析、现实的担忧、故作轻松的语气……
最终,所有的犹豫和伪装都被按下了删除键。
指尖带着轻微的颤抖,却无比坚定地敲下了几个字:
「我答应你,两个月,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
发送。
城市的另一端。
毕雯珺陷在沙发里,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他略显疲惫却专注的脸。
距离那晚他冲动又孤注一掷地闯入她家,已经过去整整48小时。
聊天界面固执地停留在那条冰冷的“冷静期”信息上,下方一片空白。他无数次点开她的头像,查看朋友圈——没有更新;无数次想发点什么,又怕打扰她“冷静”,更怕收到更决绝的回应。
“她不会……又退缩了吧?”
这个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让每一次手机提示音的幻听都变成一场小小的凌迟。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将脸埋进掌心。
就在这时,仿佛心有灵犀,他鬼使神差地再次点亮屏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